关于印发《东坑镇创建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办公室、各村(社区)、各单位:
《东坑镇创建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实施方案》业经镇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坑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东坑镇创建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实施方案
为更好地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的创建工作,实现在2014年把我镇建设成为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的总体目标,根据《关于印发<东莞市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工作方案>的通知》(东府办〔2012〕182号)要求,结合我镇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创先”活动,进一步增强现代化教育理念,提升教育创新成效,强化教育特色,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发展模式,营造全社会重教兴教的文明风尚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建立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形成满足全镇现代化建设需要和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学习型社会,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力争在2014年创建成为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东坑镇创建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李 刚(镇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李进强(镇委委员)
成 员:苏东就(党政办)
黄伟球(宣传教育办)
苏伟强(团委)
卢绍辉(组织人事办)
丁向华(财政分局)
卢创志(社会事务办)
谢泽波(城建办)
苏旺堆(新莞人服务管理中心)
田广清(公安分局)
彭淦森(综治维稳)
谢恩浩(文教办)
丁建斌(文广中心)
卢志强(广电站)
丁礼如(文化站)
李志尧(报社)
各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镇文教办,具体负责创建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谢恩浩同志兼任。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建设
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保证镇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拨款比例从2011年起连续三年以上逐年提高(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或教育拨款比例高于市定比例。
(二)推进教育设备设施完善建设
1. 加快推进等级学校和规范化学校(幼儿园)的创建,实现我镇公办学校等级学校全覆盖及民办学校(幼儿园)规范化全覆盖。
2. 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共教育设施。健全我镇图书馆、学生实践基地等场馆设施,保障运作经费,配足配齐设备设施,充分发挥其公共教育功能。
(三)推进师资队伍优化建设
1. 均衡配置师资队伍。按照《广东省中小学教职员编制标准实施办法》要求,配齐、配足教职工,使全镇学校的师生比达到省定标准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均衡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2. 推进“三名”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师资队伍素质提升计划,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加强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学能手的培养和管理,逐步提高市、镇两级名师的比例,充分发挥名教师的示范与辐射作用,提高全镇教育管理和教书育人的整体水平。
3. 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聘任制,增加财政投入,推进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完善教育奖励制度,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4. 加强师资培训。创新教师培养的模式和机制,加大培养学科带头人以及学科骨干教师的工作力度。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力争到2014年,全镇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小学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均达70%(含在读),初中教师本科率达90%以上(含在读),全镇中小学正副校长95%以上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含在读)。
(四)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建设
1. 巩固入学率与升学率。高水平巩固学前到初中12年教育普及成果,确保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6%以上、每万人口高校全日制在校生人数逐年提高。
2. 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以市基础教育“十项工程”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3. 构建有效的德育内容体系,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优化育人环境,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育人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国际交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完善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机制,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
4. 全面实施教育成果推广工程和高效课堂工程。紧紧围绕“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个中心任务,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五)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1. 完善教育设备,实现教育信息化。加大投入,按标准配备现代教育设备。2014年下半年,全镇中小学教育专网接入率达100%,力争全镇公、民办学校建立校园网和校本资源库,努力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即每所学校有校园网,每个教学班有多媒体教学平台,每位教师人手一台计算机。
2. 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100%按照课时标准开足信息技术课,学生能借助信息技术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加强中小学网络安全和法律教育,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和创新的能力,中小学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95%达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六)推进全方位教育体系的构建
1.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优质化建设,提高我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2.推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大力支持和推进民办学校(幼儿园)规范化创建工作,继续鼓励民办学校(幼儿园)举办者加大投入,提高办学水平。加强督导评估工作,尤其在财务运作、办学条件改善、学校安全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加强管理和扶持。力争2014年民办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比例达100%。
3.推进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步伐,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东府〔2011〕39号)和《关于印发<东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的通知》(东府〔2011〕40号),逐年提高普惠性幼儿园比例,加快幼儿园规范化和优质化建设,力争到2014年下半年省规范化幼儿园达95%、省优质幼儿园达60%。
4.推进终身教育扩大发展。努力抓好成人职业培训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教育机构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提高成人教学质量,提高我镇的人力资源水平。
5.推进新莞人子女就学工作。进一步挖掘潜力,逐步扩大全镇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收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的比例,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达到50%以上。
(七)推进良好的教育环境建设
1. 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贯彻落实镇委、镇政府的教育发展战略和规划,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资源整合和科学管理;加强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保障各类学校和教师、学生和家长,以及民办学校举办者和校长的合法权益,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2. 营造良好的投入保障环境。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三个增长,确保免费教育经费、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落实到位。
3. 营造良好、安全的校园及周边环境。大力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抓好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涉校、涉师、涉生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校园周边交通秩序,优先完善校园周边路网、交通设施、公交线路等;严查乱摆卖、黑网吧、色情低俗文化制品等,为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四、创建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2月—2014年4月)
认真对照《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督导验收表》的指标要求,找出差距,布置、落实整改,各学校、幼儿园根据要求,确立创建目标,逐条逐项逐步完成整改;各学校、幼儿园及各有关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实施计划并付诸落实。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4年5月至6月)
制定创建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各有关单位按照《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督导验收表》要求,建立健全创建领导机构,组织人员对照指标要求,落实专人负责资料的搜集、整理及归档。
第三阶段:全面创建阶段(2014年7月至9月)
各有关单位对照《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督导验收表》进行自检自查,找出创建资料中的疏漏和不足,及时加以整改和补充,所有资料必须在
第四阶段:迎接验收阶段(2014年10月)
各有关单位要营造浓厚的迎检氛围,张贴标语,精心布置宣传栏,对相关项目和场地进行包装。创建办公室要准备好汇报材料,拟定检查的路线。被检单位要做好各项资料的准备,随时接受督导验收检查。
第五阶段:正式验收阶段(2014年11月至12月)
一是筹备督导验收的有关工作。二是接受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派出的评估组对我镇教育现代化先进镇创建工作的正式督导验收。配合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督导验收组做好座谈、专访、考察、查阅资料等准备工作,协助召开自评报告会和督导验收总结会。
第六阶段:巩固提高阶段(2014年12月后)
根据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督导验收组的反馈意见,制定整改工作计划。各学校(幼儿园)和有关单位要按计划和要求进行整改,提高创建工作水平,巩固创建工作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创建合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是我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的重点工作,各有关单位务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作为我镇的重点工作,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积极开展创建活动,为我镇实现创建目标提供保障。
(二)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协调。建立“东坑镇创建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统筹协调并督办落实创建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的各项工作。
(三)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创建经费。根据创建需要,加大创建财政投入,为完成创建任务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持,确保创建工作如期完成。
(四)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创建任务。各学校(幼儿园)和有关单位要按照本方案,紧紧围绕创建“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的总目标,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布置,把创建工作抓实抓好。要对照创建任务指标和创建标准,认真履行职责,逐项推动落实,高质高效高水平完成创建任务。对因推进措施不力,影响创建进度的单位、学校(幼儿园),将按有关规定严肃问责。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发展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强对镇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