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东坑镇2014年度地质灾害
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办公室、各村(社区)、各单位:
《东坑镇201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镇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坑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东坑镇201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并结合《东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20)》,切实做好201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地质灾害隐患,指的是可能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潜在崩塌、潜在滑坡、潜在泥石流和潜在地面塌陷,以及已经发生但目前还不稳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一、2014年全镇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情况
通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普查,截至2014年4月,确定全镇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主要灾害类型为潜在崩塌、崩塌,分别位于彭屋村、东坑村、初坑村、井美村、角社村(详见附件),共威胁人口39人,威胁财产约90万元,其中,我镇2014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威胁重点对象有东坑村、角社村2处。各隐患点、危险点所在村必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结合辖区内地质灾害特点,认真做好各项防灾减灾工作,做好雨季巡查监测、避让疏散、灾情速报等必要的应急措施。
二、2014年全镇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2014年降雨趋势预测
广东省每年的主汛期为4~10月份,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我市2014年汛期(4~9月)降雨正常或者略偏少1~9成,影响或登录的热带气旋属正常年景。开汛在4月上旬后期,汛期内降水分布不均,降水集中期内可能发生洪涝灾害;登录或影响的热带气旋有2~4个,其中可能有1个严重影响我市。当降水达到一定强度时(日降雨量
(二)地质灾害态势预测
随着我镇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用地需求不断扩大,部分群众思想淡薄,意识不高,随意乱占土地,乱搭、乱建房屋,并逐步向山边、坡地发展,使原有地形地貌发生变化,造成地质灾害隐患增加。我镇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以人为因素引发为主,自然因素引发为辅。根据东坑镇往年降雨情况,5月下旬、6月上旬以及7~9月的台风或热带风暴期间为防范重点。
三、地质灾害防治主要对策措施
(一)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切实加强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镇政府决定成立东坑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名单具体如下:
组 长:李 刚(镇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卢浩华(镇委副书记)
苏沛轩(国土资源分局局长)
成 员:谢泽波(规划建设办)
彭伟新(经贸办)
苏东就(党政办)
黎伟祺(农业办)
丁向华(财政分局)
卢创志(社会事务办)
韩英明(交通分局)
谢少雄(水管所)
黄金润(供电分局)
袁成东(公安分局)
潘永晃(东坑医院)
卢煜钦(安监分局)
李国英(城市综合管理分局)
彭肇驱(电信分局)
谢恩浩(文教办)
卢志强(广电站)
卢仲棠(环保分局)
卢康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分局,具体负责全镇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及防治的组织、实施工作,办公室主任由苏沛轩同志兼任,联系电话:83887228。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防治地质灾害实行属地管理责任制,各村、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局;本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管好。各有关部门要在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指导下,密切配合,明确职责,齐心协力抓好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和技术指导,增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协助镇政府进一步建设群测群防体系,认真落实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应急调查等制度,联合广电站等部门做好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加强地质灾害治理管理工作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防灾监督工作。
城建部门要严格按规定实施山地建房的审批管理,指导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各项工程建设,掌握在建工程的情况,对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建设工程及由灾害导致的危房做好防治工作。
水务部门要及时向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提供水雨情动态信息,做好水利设施地质灾害的巡查、监测、治理等。
交通、市政、电力、通讯要做好公(道)路和市政、电力、通讯设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保障交通、市政等设施的畅通。
教育部门要做好学校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校区地质灾害监测与防范。
宣传部门应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及时播报同级人民政府的防灾部署、灾害性气象信息及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
财政部门负责为重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和防治提供必须的资金保障。
安监部门负责协调指导有关部门,监督相关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因地质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处置和隐患治理工作。
环保部门负责突发地质灾害引起的环境污染事件的监测与评价,加强监控,及时向应急指挥机构提供环境监测信息及处置建议。
民政、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公安等部门,应当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及时设置避难场所、灾民安置点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做好医疗救护、卫生防疫、药品供应、社会治安工作。
(二)加强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建立群测群防网络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突出“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村(社区)要结合实际,在国土资源分局组织、指导下认真开展汛前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摸清本村(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的分布情况和危害程度,及时设置监测点。国土资源分局全面了解和掌握情况,把地质灾害明白卡发至地质灾害防灾责任部门或单位、负责人和受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建立群测群防网络,落实防灾责任制,务必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并做好日常监测、防灾、避险等各项工作。
(三)建立健全应急反应系统,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各村(社区)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处置应急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发生灾情或险情时,各相关部门领导要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四)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勘查、治理和移民工作
国土资源分局要及时组织有专业资质单位对稳定性差、危害性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勘查设计与治理,消除隐患。对危险性、危害性中至小的灾害隐患点,由镇政府统一组织实施,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做出防灾避险措施,按属地原则落实整治责任,在汛前作必要的简易排水工程和削坡减载、反压坡脚等工程,减轻隐患点的危险性,缓解灾害点的危害性,并预选好避让的安全地点和撤离路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镇政府负责督促,各村(社区)切实履行属地管理的职责,承担治理责任;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对有必要进行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有计划地开展移民搬迁。
(五)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
水利管理所要主动了解和掌握动态,及时对辖区内的水情、雨情定时作出预报,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针对性更强、保障安全更有效。要积极总结经验,努力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准确性。
(六)切实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工作
汛期间,国土资源分局要会同规划建设办、规划所、安监分局、水利管理所、交通分局等相关部门和各村(社区)有针对性地到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及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及时排查隐患,指导各村(社区)开展防灾工作,督促落实防灾措施。
(七) 坚持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制度
汛期间,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成员要坚持值班制度,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大雨及以上天气应设专人24小时值班。得到灾情信息,有关人员要按应急预案要求,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按各自职责组织防灾、救灾、灾情评估等应急工作,同时按灾情速报制度要求及时向有关单位上报灾情。
(八) 组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加强抢险救灾
发生地质灾害(险)情时,属地村及国土资源分局必须立即组织应急调查,必要时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各有关部门实施各项抢险救灾措施。
(九) 推进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建设工程和其他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建设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要落实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和竣工验收时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监管,为建设项目的施工和运行安全提供保障。对建在山体边坡的任何建筑物(包括四层以上民房)必须做地质灾害危险评估或地质灾害评价工作,从源头上做好地质灾害防范措施。
(十)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灾意识
国土资源分局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年度宣传计划,组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并充分利用报刊、广电媒体,积极宣传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报道地质灾害防治要点,公布地质灾害灾情举报电话,为群众关注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创造条件,提高广大群众防灾意识和热情,为全民防灾、抗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附件:东坑镇2014年度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措施一览表
附件:
东坑镇2014年度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措施一览表 | |||||||||||||
编号 | 灾害类型 | 地理位置 | 监测员 | 监测员手机 | 村级责任人 | 村级负责人手机 | 潜在危害 (险情预测) | 稳定性分析(发展趋势预测) | 引发因素(可能诱发因素) | 监测方法(监测手段) | 防治建议(应急防御措施) | ||
镇 | 村 | 土名 | |||||||||||
DK01 | 崩塌 | 东坑 | 彭屋 | 马腰岭 | 丁国庆 | 13712610714 | 彭国兴 | 13902699589 | 威胁坡脚5户人及房屋,暂无人居住 | 不稳定 | 暴雨、人工开挖 | 定期目视检查 | 三类边坡,监测为主 |
DK02 | 崩塌 | 东坑 | 彭屋 | 亭岗山北面山坡 | 丁国庆 | 13712610715 | 彭国兴 | 13902699589 | 威胁坡脚垃圾收集站 | 较稳定 | 暴雨 | 定期目视检查 | 三类边坡,监测为主 |
DK03 | 潜在崩塌 | 东坑 | 初坑 | 松岭 | 丁国庆 | 13712610716 | 丁尧坤 | 13809610876 | 威胁坡脚平房及人员 | 较稳定 | 暴雨、人工活动 | 定期目视检查 | 三类边坡,监测为主 |
DK04 | 崩塌 | 东坑 | 东坑 | 围仔岭 | 丁国庆 | 13712610716 | 卢建新 | 13809267783 | 威胁坡脚三层楼房一栋、祠堂一间及人员 | 不稳定 | 暴雨、人工开挖 | 定期目视检查 | 二类边坡,清理坡面,放缓坡度,修建截排水系统,坡脚挡土墙 |
DK05 | 潜在崩塌 | 东坑 | 井美 | 榕树塘 | 丁国庆 | 13712610717 | 谢柱洪 | 13609686157 | 威胁坡脚 | 较稳定 | 暴雨、人工开挖 | 定期目视检查 | 三类边坡,监测为主 |
DK06 | 滑坡 | 东坑 | 角社 | 大沙岭 | 丁国庆 | 13712610716 | 苏荏平 | 13602393962 | 威胁坡脚一排民房 | 不稳定 | 暴雨、人工开挖 | 定期目视检查 | 二类边坡,放缓坡度,修建排水沟 |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