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及省、市重要决策部署,围绕“精致小镇、魅力东坑”的工作定位和发展愿景,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0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稳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主动向党委汇报法治建设情况,召开东坑镇2020年第1次党委会,听取审议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研究部署全年依法治镇重点工作。全面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召开镇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2期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全镇领导干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坚定以法治思维为引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落实主体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镇党委书记谭全河主持镇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民法典等内容9次,助推法治理念入脑入心。镇主要领导全年共主持召开涉及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会议17次,做到法治建设与经济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制定了《东坑镇2020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提出10个方面34项具体工作内容,做到法治政府建设任务分解明确。
三是健全督察机制。完善组织体系,适时调整镇委依法治镇委员会及各协调小组成员,制定依法治镇“三项规则”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召开专题会议,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落实。5月22日,召开镇委依法治镇委员会工作会议,通报2019年度法治东莞建设考评结果,组织各单位(部门)全面整改。11月11日,召开依法治镇委员会司法协调小组会议,全面部署2020年度法治东莞建设迎评工作,书面督察7个失分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
(二)提高依法防控能力,筑牢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制定本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复工复产等政策文件43份,严格落实《关于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意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指引》等市有关文件精神,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依法保障有序复工复产。
二是强化执法检查。建立防控风险隐患分类数据库,加大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领域执法力度,抓实抓细风险管控措施。全年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6万余人次,检查市场主体1.7万余家次,立案受理123宗,责令整改不规范经营行为131家次,价格提醒告诫192次,疫情期间全镇经济社会平稳有序。
三是强化法治宣传。全时段科普疫情防控知识、颂扬抗疫先进典型,发放相关宣传海报约23万张。司法部门牵头组建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团,跟踪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微课堂”37场,落实支部联企、党员联户、走访联系群众15200户,领导干部挂点联系重点企业110家,妥善化解疫情期间各类矛盾纠纷。
(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动态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清单,承接上级下放政务服务事项1117项。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累计取消证明事项263项;扎实推进“多证合一”“先照后证”改革,压缩办证时限,2020年全镇市场主体达16234家,同比增长12.25%,营商环境更加宽松便利。
二是量化权责清单管理。明确执法权责清单,依托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按照市权责清单动态化信息化标准化管理规定,梳理公示本级政府权责清单2097项,实现“一事项一编码”管理。
三是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加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监测,引入第三方评估社工服务。推进镇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效能显著提升。开展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专栏公示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加快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上线服务事项970项。
四是细化“数字政府”建设。拓展粤政易、粤省事等移动政务覆盖范围,开通粤政易账号近1000人,极大提升办公效率。全面布设“莞家政务”自助终端,实现镇村两级自助服务终端全覆盖。重点推进拓空间、品质交通、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大数据运用,政府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四)夯实规范性文件管理,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是提高文件管理能力。深入学习《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主动参加市司法局2020年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与管理业务专题培训,修订完善镇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操作指引。围绕工程建设、民生保障、专项资金管理等领域,加快推进制度和政策供给,全年印发有关规范性文件4份。
二是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按照“谁起草、谁审查”原则,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对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2020年,由镇政府制定并实施的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文件,全部通过公平竞争审查,没有发现违背审查标准或程序的问题。
三是定期开展文件清理。加强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废止和评估工作,制定《东坑镇行政规范性文件评估清理制度》,做到常态化清理“不合时宜”的规范性文件。按照“谁制定、谁清理,谁执行、谁负责”的原则,组织开展野生动物保护领域、涉及民法典等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五)聚焦行政决策程序,切实提升依法行政公信力
一是实行决策目录管理。全面贯彻《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制定《东坑镇2020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明确镇政府2020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2项,不定期督促承办单位认真组织实施已纳入目录范围的决策事项。
二是落实决策法定程序。加强上会文件前置审查,发现属于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五大”程序,切实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探索推进镇政府门户网站“重大行政决策专栏”建设,持续拓宽群众参与决策渠道。
三是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出台《东坑镇关于深化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制度的实施方案》,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管理。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对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合同等重大决策进行全过程法律把关,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2020年政府法律顾问累计审查各类文件167份。
(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成立东坑镇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印发《东莞市东坑镇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建设规范》,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系统梳理综合行政执法事权1219项,完成调配综合行政执法人员22名,基层综合执法力量得到全面加强。
二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持续完善执法信息公示,全年受理行政许可1244宗、行政处罚212宗、行政强制31宗,开展行政检查2791次,基本做到事前公示信息准确,事中公示程序完整,事后公示结果及时。严格执行《广东省行政执法流程和执法文书范本(2020年)》,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取得新进展。全镇配备法制审核人员18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得到有效落实。
三是扎实推进执法培训与管理。注重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举办民法典、土地执法等内容的专题培训班2期,约600余人次参训。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依托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平台,系统排查全镇21个执法单位的执法证申领情况,全年组织执法人员换领证培训2期52人次,基层行政执法程序更加规范。
四是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持续加大食品药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劳动保障等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市场监管领域加快推进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执法方式更趋协调。
(七)深化权力运行监督,逐步构建全方位监督格局
一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完善依申请公开、信息发布等制度与程序,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持续推动财政预决算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90条,依申请公开信息7条,政府官网发布政策解读5份,阳光型政府建设稳步推进。
二是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认真执行向人大报告制度,更加注重政协工作意见和建议,及时报备规范性文件、法治政府建设情况。2020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4件、政协委员提案4件,按时答复率100%,“人大热线”受理群众咨询150余次,满意率超过95%,监督效能不断提升。
三是切实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和农村经济组织审计监督,全面摸清镇属企业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着力防范基层风险。2020年共审计项目90个,审计农村干部223名、企业干部1名,提出整改意见及建议165条,有效推动权力规范运行和干部担当作为。
四是完善社会和舆论监督。建立行政执法投诉制度,各执法单位主动公开投诉电话、通讯地址及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亮化投诉举报箱设置。拓宽社会监督渠道,镇政府门户网站设立群众投诉专栏,及时处理和反馈投诉信息,接受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全年登记群众执法投诉意见和建议357条,全部得到及时、公正处理。
(八)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一是健全体制机制。严格落实人民调解“以案定补”政策,申请专项资金5万元,激发基层调解活力。挂牌成立1家个人调解工作室,驻派出所调解室效能稳步提升,专业性调解优势更加突出。与横沥法庭签订《多元解纷工作站的备忘录》,全镇29人被聘为横沥法庭特邀调解员,初步构筑起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格局。
二是深化行政复议。加快行政复议应诉团队建设,广泛吸纳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及各单位(部门)的法律人士。认真做好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前期准备工作,合理运用书面审查、实地调查、公开听证、专家评议、专题会议等方式,提高行政复议透明度和公信力。
(九)培育法治思维能力,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浓厚
一是抓好“关键少数。制定《东坑镇2020年领导干部学法计划》,邀请东莞理工学院郑玉敏教授在镇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讲会上授课。领导班子先后集中学习宪法、《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制度面对面》等内容,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参加旁听庭审3场,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显著增强。
二是创新法治宣传。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镇27个普法成员单位累计开展普法活动62场。组织全镇249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学法考试,优秀率达100%。举办首届中小学校“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实现中小学校宪法教育全覆盖。夯实“法律六进”载体,实现线上线下常态化普法,法治逐渐成为全民信仰。
二、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经过全镇上下的努力,2020年我镇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形势要求和人民群众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社会参与度还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细化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指引。二是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和规范化建设还存在短板,政府法制力量较为薄弱,个别执法单位存在着执法程序不完整、执法文书不规范的情况。三是“七五”普法内容形式相对单一,普法活动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够理想,人民群众学法用法意识还不够强烈。四是“放管服”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等,我们将采取坚决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东坑镇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全力抓好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法治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二)科学谋划法治布局。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法治建设总体进程、人民群众需求变化等综合因素,系统谋划法治政府建设五年规划,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镇全过程。
(三)依法有序防控疫情。牢固树立“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理念,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
(四)持续完善决策机制。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修订我镇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指引及评估等制度文件,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科学制定和监督管理,加快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法治化。
(五)加快推进执法改革。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成果,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广利用高科技手段辅助执法,持续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中共东坑镇委员会 东莞市东坑镇人民政府
2021年1月28日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