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印发<东莞市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方案>和<东莞市建立健全基层水务管理和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府办〔2013〕16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我镇水务机构设置、人才配备、自身建设和服务手段,切实提高我镇水务管理和服务能力,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根据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提高我镇水务管理和服务能力为核心,以建立健全我镇水务管理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职能、理顺管理体制为重点,在我镇建立健全职能明确、队伍精干、管理高效、服务到位的水务管理和服务体系,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道滘,实现高水平崛起提供优良的水务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理顺我镇水务管理体制
在不突破我镇机构设置总量和不增加人员编制的前提下,整合优化我镇涉水机构。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落实机构性质、级别、工作职责、人员编制和经费来源,落实由1名领导分管涉水事务工作,进一步强化我镇水务工作的统筹协调能力。
1.组建镇级水务管理机构。在原农业办公室的基础上,新组建农林水务办公室,将原来农业办公室的全部职能以及水利管理所,环保分局和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等部门有关水务方面的管理职能全部划入农林水务办公室。农林水务办公室增挂镇三防办牌子并履行镇三防办职责。农林水务办公室在原来农业办职能基础上,承担以下水务管理职责:(1)水政监察与水行政执法工作;(2)负责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和防汛防风防旱工作;(3)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的行业管理;(4)统筹水务工程建设和管理;(5)承接市相关部门下放给镇人民政府行使的管理职能和事项。
2.组建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在原来水利管理所的基础上,组建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1)负责镇人民政府投资的水务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工作;(2)负责镇排水管网、城市雨水、污水管道等渠务管理、运营和维护工作,统筹镇防汛防旱防风和防低温雨雪冰冻,以及排涝应急抢险工作;(3)负责镇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4)负责镇污水处理费的征收业务;(5)参与镇水务相关规划编制和制度规范制定工作。
(二)切实落实水管员制度
按照“村村有水管员、宗宗工程有人管”的工作要求,在每个村(居)委会落实若干名水管员。水管员负责村级水利设施(村级河道、渠道、堤防、水闸、泵站和饮用水管网等)的日常巡查、管理和维护,水资源保护和农村节水,农村水利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上报等工作。水管员兼任三防工作信息联络员,按照上级要求和本村(居)委会实际开展三防与抢险救灾具体工作。水管员聘用前要经过镇人民政府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上岗培训。
(三)确保实现宗宗水利工程有人管
根据市上级要求,镇财政要从市财政返拨的堤围防护费(镇分成部分)中提取5%作为镇水利工程年度维护的专项补助经费,并实行专款专用,以落实镇水利工程维护保养任务。镇农林水务办公室要明确管理职责,做到宗宗水务工程有人管,实现水务管理全覆盖、市镇村上下无缝化对接的目标,确保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有效衔接和良性运作。
(四)加强水务人才队伍建设
要落实人员编制,配备工作人员,加强队伍管理。要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加强水务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方面的技能培训。要健全工作制度,保障工作力量,非应急、抢险等任务不随意抽调水务工作人员从事其他工作;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服务内容,量化考核指标,建立由服务对象、镇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三方参与的考评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解聘续聘等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水务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市加快水务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镇水务、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