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范和治理学生溺水问题,我镇2013年制定实施《道滘镇防范学生溺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学生防范溺水工作,维护广大学生生命安全,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意见。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健全学校防范溺水安全教育体系,强化家长对孩子校外安全监管意识,提升社会各界对维护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视程度,建立防溺水工作部门联动机制,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安全防护网络,坚决遏制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二、职责分工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相关职能部门、村(社区)落实开展辖区内防范学生溺水综合整治工作。要建立有效的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和水源地巡查机制,营造人人关心学生安全的社会氛围;要落实工作责任,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措施有效落实。
(一)部门职责。各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防范学生溺水工作措施,完善学生安全防护网络。
宣传办负责协调新闻媒体机构开展防范学生溺水宣传报道工作。
教育办负责组织学校、幼儿园加强学生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发布学生安全预警信息;组织学校开展家访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安管理平台等途径提醒家长加强学生校外安全监管,加强家庭与学校互动;配合职能部门落实防范学生溺水工作措施。
公安分局负责协调法制副校(园)长到校园做好相关安全教育工作,组织警务区民警、辅警等治安巡逻力量,加强水源地安全巡查工作。
社会事务办负责组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周末、假期社区辅导服务,广泛开展青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减少因监护缺位导致学生私自出外嬉水的机会。
规划建设办负责加强对在建建筑工地的管理,防止建筑工地积水造成学生溺水事故。
水利所、公共事业服务中心负责督促加强各地水利设施的巡查和管理,完善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及时劝阻学生下水游泳。
团委负责组织志愿者、社工开展安全巡查行动,及时劝阻学生玩水、私自下水游泳等危险行为。
妇联负责通过妇女之家、家长学校等阵地,加强防溺水等安全知识普及,强化家长对孩子的监管意识;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活动,丰富青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
综治办及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协调职能部门开展专项工作督查,督促落实相关工作。
(二)村(社区)职责。加强辖区水源地隐患排查,建立隐患台账;制定“一隐患一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健全安全警示标识,完善水源地防护设施;组织治安辅警落实水源地巡查,防止学生玩水或游泳。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生安全宣传教育。各学校要进一步丰富防范学生溺水教育途径,充分利用校园安全管理平台,以安全预警短信、温馨提示等形式,提醒家长做好学生校外期间的安全监管工作。特别要加强与各家庭配合,教育学生严格遵守防溺水“四不要”(即不要在无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不要在设置有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不要在无安全保障和野外水源地游泳,不要在上下学途中和假期间在水源地周边戏水)纪律要求,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暑假期间,各学校必须落实安全员每周发送不少于1次预警信息。
(二)加强水源地隐患排查整改。综治办及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综治、教育、公安、水利、建设等部门以及村(社区),重点针对河涌、鱼塘、建筑工地水池等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区域,全面开展溺水事故隐患排查工作。要完善水源地警示标识,可能出现学生玩水的水源地要设立安全警示标识。
(三)强化水源地安全巡查工作。各职能部门、各村(社区)要组织辅警、治安巡逻队伍、志愿者等群体,加强对水源地的安全巡查工作,及时制止学生玩水、下水游泳等危险行为。各学校要配合开展走读学生群体途径路线情况调查,掌握学生途径水域情况,及时提供给相关职能部门及法制副校长,增强巡防密度和力度,切实遏制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四)构建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要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宣传、广电等部门以及村(社区)要进一步加大社会面防范学生溺水宣传工作,落实重点时段防范学生溺水公益宣传,在新莞人学生聚集区域悬挂宣传横幅,引导社会面关注和重视防范学生溺水工作;要进一步丰富学生课外文娱生活,充分发挥文广中心、体育协会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降低学生假期发生不安全行为的几率;要针对部分新莞人学生家长监管缺位等现象,积极引导家长通过家庭联合轮流分时段监管等方法,弥补监管缺位,防止学生意外事故发生。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