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ico
ico
东莞作家陈贺周《莞草集》新书发布与研讨会举行
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      2024-07-04 16:07:49  来源: 本网
【字体:

新华网:《东莞作家陈贺周<莞草集>新书发布与研讨会举行》


        近日,由东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东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协办的《莞草集》新书发布与研讨会在新华书店东莞市民中心店举行,众文艺评论家、《莞草集》作者陈贺周与广大读者一起畅谈东莞本土文学创作的经验。

        陈贺周,1975年生于东莞茶山,多年来深耕于东莞传统文化领域,已出版《乡愁里的童年》《莞语探源》《茶山历代碑刻》《茶山乡贤》《茶山古建筑装饰文化》《茶山历史建筑图志》《茶山文史论稿》等多部文学、学术著作。

        新书《莞草集》收录了他30年来创作的文学作品,以时间的线穿起了一粒粒记忆的珍珠,幻灯片式地展示了一个“70后”东莞人的成长史,也让读者从中看到了东莞城市30年来的发展和变迁。

        陈贺周的《莞草集》是一部非虚构写作的东莞乡土实践,他文字里的故乡是用来离开的,也是用来收留那颗无处安放的心灵。《莞草集》以学生、儿子等身份切入,叙述作者前半生的青春记忆、乡村风物,写大历史中个人的经历、情感和思考。其中《艾角》《父亲与我》《旧屋》《四时田园》等一组组文章真挚朴实,传达出作者对故园和亲人深切的思念,缓慢从容的叙述带领读者重返时间河流,从一个平凡东莞人的生命史,去感受奉献与感恩、牺牲与救赎,见证历史巨变和时代转型,观摩个体在传统文化背景和时代驱动下的努力。

        研讨会上,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阎江表示,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作家面对故乡和亲情的写作是很难在深度上出现大的突破的,但故乡的独异性和体验的个人化特点又往往赋予这种题材的创作更多的意想不到的精彩,陈贺周的《莞草集》为东莞民俗民风的记录观察提供一个不可多得的切入点和观察角度。“《莞草集》的价值在于,为快速城市化发展的东莞保留农耕社会的个人记忆,给自己深爱的家乡立碑树传,努力保留我们历史发展中最可宝贵的文化民俗基因,传递给读者自然轮回、生命更新的启发和反思。”

        东莞理工学院图书馆馆长田根胜表示,一部《莞草集》让人了解东莞、茶山的风土人情,作者陈贺周用心用情记录故乡的一草一木、人情过往,既是文学创作也是历史重现,尤其是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的地方人文、生活、城市发展变迁,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关联着社会百态,这本书的创作和出版既是故土对他成长的影响,更是其个人文化自觉的回馈。

        正因有这样朴实、自然的创作理念和实践,陈贺周在创作和选辑《莞草集》作品时,更加率性和真诚,呈现出其特有的真实晓畅、丰富多彩的鲜明特点。比如作品体裁的丰富性,散文、随笔、杂谈、诗歌、音乐、摄影等多元一体,宛如插花艺术作品;内容有风土民情、历史文化、青春成长、亲情友情、时代变迁等,在时间的线索上结绳记事,宛如蒙太奇映像;行文上朴实、晓畅,平实中有微澜,读来亲切感人,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附件:

相关附件
媒体报道
音频视频
文件
部门解读
图解类
新闻发布会
访谈
其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