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ico
ico
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市区公交保障工作意见的通知
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      2009-02-10 02:04:58  来源: 本网
【字体:

东府办〔2008132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公交保障工作的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八年十二月二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公交保障工作的意见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200911日起,市区环城路范围内将全天禁止摩托车行驶。在市区全面实施禁摩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市区公交保障措施,确保市民日常工作生活不受影响,市民出行的便利舒适程度有效提高,既是保障市区禁摩工作顺利推进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城市升级、切实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为此,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市区禁摩后如何做好公交保障工作提出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从规划建设、运营管理、财税政策、法规标准、基础设施、路权优先等方面加强对公共交通资源的引导配置,按照现代城市、文明城市的标准构建公共交通,完善调控保障机制,发挥工作整体合力,形成便捷、协调、高效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

二、工作目标

改变目前市区部分村(社区)尚未开通公共汽车的滞后现状,实现村村通公汽,路路有公汽,公交覆盖率达100%;切实提高市区万人公汽拥有量和公汽班次密度,彻底解决乘车难问题;延长公汽服务时间,开通更多的夜班线路,方便市民夜间出行、紧急出行;大力提升公交服务质量,提高市民公交出行比率;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及其他客运方式为补充的一体化、多层次的公交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要。

三、工作原则

(一)公交优先

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公共交通是一个城市解决出行问题最科学、最根本、最有效、成本最低的途径。公交优先原则要求在解决市民出行问题的过程中,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公共交通为主的原则,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存在冲突时,要优先保障公共交通。各级党委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领导干部要树立公交优先意识,完善公交优先的政策。

(二)政府主导

公共交通建设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确保组织统筹和资金投入的力度。为此,要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发展公交的职能和责任,把公交发展水平作为考核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督促检查和群众监督,解决在发展公交过程中政府缺位问题。政府要牵头抓紧编制各项公交规划,合理确定公交线路规划和车辆投放数量;要抓紧完善公交配套基础设施,加大道路升级改造力度,延伸公交车服务范围;要完善公交财政补贴政策,加大税费减免力度,减轻公交公司的经营负担;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公交服务水平。

(三)市场运作

公交事业具有一定的经营性质,适当引入和运用市场机制有利于满足市民快捷、方便、舒适的公交需求。要吸收广州等先进城市的经验,创新公交事业的发展模式和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市场竞争降低成本、改善公交服务水平。要进一步打击“黑的”等各种非法运营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障合法经营者的正当权益,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和人才进入公交行业。

(四)完善体系

一是发展多种交通模式。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BRT及公共汽车为主体,以出租车、小巴、自行车为重要补充,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交通体系,充分发挥不同公交模式的综合效益,做到相互衔接,取长补短。

二是各项规划有效衔接。要通过制订实施交通发展规划、公共交通规划和轨道交通规划,科学配置和利用各种交通资源,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和土地配置模式。公共交通规划要与城市总体布局和人口产业分布相协调,综合考虑各种交通方式、换乘枢纽配置,以及与对外交通的衔接,重点确定公共交通结构、线网分布、场站布局、用地规模、建设计划等。

三是加强区域间公交联系。市区公交体系不能只局限于市区本身,还要细致规划市区与各镇、各周边城市的公交衔接。为此要打破城镇公交线路界限,做好跨镇公交的合理接驳,将市区部分公共汽车线路合理延伸到周边镇乃至周边城市。

(五)强化管理

一要继续加强交通组织管理的水平,处理好过境车辆和市区内部车辆的分流组织,充分利用路网设施分流过境车辆,避免过境车辆挤占市区交通资源。二要组织好上下班和上(放)学期间局部节点的交通疏导工作,尤其要保障繁忙路段的公交车运行速度,保证市民公交车出行的便利和快捷。三要大力建设停车场,减少在路面上滞留的车辆,并充分利用单行道等措施,疏导车流方向,避免因越线会车造成交通梗塞。四要充分发掘市区智能交通系统的作用,通过科学调整红绿灯时间调控车流。五要通过暗访、评议等方式,大力提升公交司乘人员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六要进一步打击公交车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司乘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四、工作措施

(一)扩大公交覆盖面。要制定完善的公交线路网络,进一步加大站点密度和发车密度,帮助经济困难的村(社区)改善道路条件,适当在偏远地区增加始发公交线路,加快实现村村通公汽的目标;配合市民办事需要,增加连接市行政办事中心和机关大院及其他机关单位的公交线路,满足禁摩后市民和机关工作人员办事出行需要。此项工作由市交通局牵头负责落实。

(二)加快完善交通配套设施。目前市区已规划的公交枢纽站、首末站、维修保养场等公交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缓慢,阻碍了公交线路的调整完善。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研究调整上述公交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和工作机制,强化属地责任,协调市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处理好用地报批、规划调整和征地拆迁等问题,抓紧办理规划报建和资金拨付等手续,确保拟建公交基础设施尽快建成投用。

要针对市区城市建设不断推进的实际情况,严格审查新建楼盘、住宅区的公交设施配套;要对公交站点实行动态管理,对新建商业网点、住宅小区、社区居民点等人流密集、流量较大的区域及时规划设置公交站点、公交首末站;对重点公交站台进行扩建,满足多辆公交车同时进站停靠的需求。

此项工作由市公交优先办会同市国土资源局、城管局、城建规划局等部门及市区各镇街负责。

(三)出台全市BRT线网规划。尽快审批出台《东莞市BRT线网规划》,积极发展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系统,优化全市公共交通体系;加快开展BRT试验段施工图设计工作,已完成施工图设计的创业路枢纽至道路和沙田路至进港路两段BRT试验段要尽快组织建设。此项工作由市城建规划局牵头负责落实。

(四)扩大公交专用道范围。推广核心城区首期设置的三条公交专用道的成功经验,研究增加市区范围的公交专用道数量,对占用公交专用道的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切实提高市区范围内公交车的行车速度。此项工作由市公交优先办会同市城建规划局、公安局交警支队等部门负责落实。

(五)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加大对乱停乱靠、占道经营等阻碍公交运行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公交道路优先权;对市区商业街两旁收费停车位进行重新规划,减少对公交车辆进站停靠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通过收窄路口车道的方式增加通行车道;通过停车线提前的方式缩短车辆通过路口的通行时间;继续研究实施部分道路单向行驶的措施,适当减少车辆的左转或实施交叉口提前左转,提高通行效率;此项工作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城管局等部门负责。

(六)确保市民乘车安全。要进一步完善公交车、公交站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排查重点线路、公交站点的治安隐患,加大警力投入,切实降低公交违法犯罪发生率。此项工作由市公安局负责落实。

(七)加快小巴投用进度。要加快组建市区小巴公司,迅速组织小巴经营权的招投标,科学规划小巴线路,利用小巴相对灵活和经济的特性满足边远地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公交空白区域,加强小巴线路在主干道与城巴的衔接,不局限于村道和次干道,最大限度减少换乘次数,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此项工作由市交通局负责落实。

(八)开通夜班公交车和社区便民应急车。在餐饮娱乐业较集中、上下夜班员工较多的地方,尽快投入运行夜班车,以解决市民夜间“出行难”的问题;支持社区购买少量便民应急车,解决偏远地区市民紧急出行需要。此项工作分别由市交通局和有关镇街负责落实。

(九)完善出租车电召服务。目前我市的出租车电召服务还有较大缺陷,使用范围不广,出租车和召车客人互相违约的情况十分普遍。要参考香港等成熟城市的制度,大力完善我市出租车24小时电召机制,形成良性互动,解决位置偏远市民临时紧急用车需求。此项工作由市交通局负责落实。

(十)增设公交车IC卡销售、充值网点。在学校附近或大型超市店内增设IC卡网点,方便市民购买和充值。此项工作由市公交优先办牵头负责落实。

(十一)建立自行车租赁市场。抓紧研究出台自行车租赁市场管理办法,在部分镇街科学设置自行车租赁点,与常规公交实现有机衔接,鼓励短途出行使用自行车。此项工作由市城市管理局牵头会同市城建规划局、物价局、公交优先办、公安局交警支队等部门及市区有关镇街负责。

(十二)重点解决学生出行需要。在学校路段增设公交线路和站点,上(放)学时段提高班次密度,鼓励学生使用公交车出行,缓解家长接送学生带来的道路交通压力,此项工作由市交通局负责落实。鼓励以学校为单位,由各镇街或社区租用有资质运输公司的客运车辆作为校车,解决学生安全出行的需要,此项工作由市教育局牵头会有关镇街负责落实。

(十三)加快公交优惠乘车IC卡发放工作。据统计,目前优惠乘车IC卡(老人卡、爱心卡和学生卡)发放数量仅为计划数量的一半,原有的各种优惠证件免费乘车仍然有效,持证优惠和持卡优惠并存,尤其是大部分老人只采用原有老人证免费乘车,未领取优惠IC卡,导致市城巴公司难以准确统计优惠乘车的实际人次并向市财政申请应有的政策性补贴。下来,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原有的部署,加快优惠乘车IC卡的发放、推广与功能完善,方便持卡人优惠乘车,市城巴公司享受财政补贴。此项工作由市公交优先办牵头会市老龄办、残联、教育局等单位负责落实。

(十四)落实财政帮扶公交企业补贴。市政府已明确财政对公共交通运输企业实行政策性补贴的措施、方法和标准,市财政至今已拨付市城巴运输有限公司财政补贴5817万元。部分镇街要严格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切实执行对镇内公交企业实行足额财政补贴的制度。此项工作由市公交优先办、财政局督促有关镇街落实。

(十五)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建立健全公交企业服务质量考核和约束机制,坚决纠正服务质量低劣行为,严肃查处节假日擅自提价行为,对发生重大服务事件或违法转卖、转租经营权的企业,视情形给予通报批评、停业整顿直至取消经营资格的处罚,切实提高公交服务质量。此项工作由市交通局、物价局负责落实。

(十六)通过引进、重组,培育公交市场。积极引进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人才,鼓励境内外知名公交企业投资经营公共交通,提升我市公共交通水平;引导我市公交企业优化重组,鼓励运输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培育具有综合实力的大型公交集团企业,推进公交运输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此项工作由市交通局负责落实。

(十七)强化群众公交出行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台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传达优先发展公交的政策,培养广大市民公交出行的意识和习惯。此项工作由市委宣传部负责落实。



附件:

相关附件
媒体报道
音频视频
文件
部门解读
图解类
新闻发布会
访谈
其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