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聚焦东莞
政务公开
解读回应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走进东莞
投资东莞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公报
>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关于印发东莞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和下一步工作建议的通知
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
2004-08-19 06:17:16
来源:
本网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期 刊 号:
200407
文 件 号:
东府办函[2004]126号
文件类型
: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关于印发东莞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和下一步工作建议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根据2004年7月15日的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现将《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东莞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和下一步工作建议》印发给你们,请联系实际,抓好落实。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四年七月二十日
在调整中发展 在发展中提高
――东莞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和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特点和问题
今年上半年,在全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我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一城三创五争先”的新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开始积极主动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另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我们认真学习、准确把握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精神,积极贯彻有关决策和部署,抓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市经济发展因而呈现出“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的特点。
(一)在调整中发展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经济增长加速。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567.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9%,增速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89亿元,增长66.7%,增速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全市进出口总额293.01亿美元,同比增长26.0%,增速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55.80亿美元,增长26.4%,增速同比提高8.6个百分点;消费品零售总额164.30亿元,增长14.7%,增速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二是人民生活改善。6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08.34亿元,比年初增长8.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30.97亿元,新增99.91亿元。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58元,增长16.1%,增速同比加快5.8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支出9656元,增长52.4%,增速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支出呈现七类上升一类下降的良好态势。汽车等高档消费品加快进入居民家庭。1―6月全市新发汽车牌照34717个,同比增长70.9%。目前,东莞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轿车32辆,居民家庭家用汽车拥有量居全省首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6121元,增长8.1%。
三是发展趋于理性。我们积极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理性发展,取得初步成效。金融宏观调控效果显现,各项贷款增速明显放缓。5月和6月份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环比增速,分别下降37.2%和41.5%。至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318.17亿元,比年初增长9.2%,同比回落4个百分点,少增11.32亿元。
认真清理整顿固定资产投资。经清理,全市在建、拟建项目共723个,总投资311亿元,不属于重点清理范围的项目495项,总投资62.4亿元,其中3000万元以上项目145项,总投资229.4亿元。中央认为已经投资过热且三令五申控制发展的电解铝、钢铁和水泥三大行业,东莞仅有水泥行业。我市有计划整顿水泥企业,采用市财政补贴的形式,今年关闭水泥厂34家,符合国家产业调整的方向。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回落。4月份以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减缓,1―6月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一季度回落7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9.59亿元,增长67.3%,回落20.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36.41亿元,增长95.3%,回落8.1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投资15.42亿元,增长82.8%,上升34.2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涨势趋缓。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5月份下降0.7%。与上年同期比,1―6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2.4%,零售物价总水平上升2.5%。这是在前几年物价持续低迷基础上的恢复性回升。通货膨胀率继续处在较低水平。
(二)在发展中提高
主要表现在五方面:
一是关于发展的认识有提高。经过市委的反复动员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联系实际,进一步认识到当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接近极限,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且正在想方设法推进这种转变。
二是经济结构水平有提高。三大产业增加值中,第一产业同比下降13.8%,第二产业同比增长24.4%,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6.1%,三大产业比例优化为2.23:54.81:42.96。
工业结构继续改善。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346.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5%,拉动GDP增长9.8个百分点。支柱行业继续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上半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43.24亿元,增长31.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总产值132.04亿元,增长37.6%;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总产值69.07亿元,增长49.2%。这三大行业的增速分别比整体工业高7.7、14.3和25.9个百分点。三大行业总产值为644.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8%。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今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2家,总数累计达到200家。
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市早造粮食播种面积2.74万亩,同比减少1.07万亩;蔬菜12.82万亩,同比增加0.1万亩;香蕉9.75万亩,同比增加1.55万亩;荔枝10.42万亩,产量2.42万吨,增加1.52万吨。畜牧业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市家禽存栏551.82万羽,出栏573.96万羽,同比增长41.1%和23.0%;全市生猪存栏124.1万头,同比增长0.1%,出栏83.3万头,同比减少9.8%;肉类总产量7.51万吨,同比减少10.2%。在家禽流通频繁、周边省市禽流感疫情复杂的情况下,全市没有发现一例禽流感疫情,畜牧业生产秩序基本正常。
三是经济效益有提高。国家、企业、个人的收入都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30.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2%;完成市地方财政收入41.9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6.6%。工业企业效益继续提高。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1.5%,同比增长2.7%;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1.8%,其中亏损企业亏损额10.66亿元,下降1.5%。
四是经济社会管理水平有提高。在供电紧张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多方组织电源、科学调度电力,上半年全市完成供电量169.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33%,总售电量155.43亿千瓦时,增长17.84%,其中工业用电增长18.38%,支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交通、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力度加大,成效初见。全市文化体制改革迈出大步,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推出83个公益文化活动项目招商,“3000场电影进厂(区)免费放映活动” 、石龙杯龙舟国际比赛等一批项目顺利成交,打击地下网吧和清理音像市场的力度也不断加大。
五是经济增长质量有提高。欠发达地区发展加快,表明区域发展趋于平衡。1―5月,在11个欠发达镇中,麻涌、洪梅、大岭山、谢岗、东坑、石排等6镇的实际利用外资,以及洪梅、望牛墩等8个镇的各项税收总额,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至6月底,全市81个欠发达村总收入8984.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纯收入2102.2万元,同比增长1.8%;总负债15.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0.7%,净资产12.53亿元,增长21.1%;资产负债率55%,下降4.5个百分点;经营亏损村18个,减少12个;资不抵债的村11个,比年初增加1个。
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表明我市自主发展能力增强。1―6月新增工商注册登记个体户和私营企业2.19万户,同比增加0.11万户;新增注册资金44.63亿元,同比增加6.53亿元;6月末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户注册登记23.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47万户;注册资金400.3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7.75亿元。上半年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共上缴工商税收21.59亿元,增长37.2%,占全市工商税收总额的18.7%,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私营及个体工业总产值103.06亿元,增长28.3%,比全市工业总产值增幅高3.8个百分点。
外源型经济做大做强。上半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5.9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3%,增速同比提高32.3个百分点,这是近年来少有的;合同规定外商投资额20.33亿美元,增长46.2%,增速同比提高15.8个百分点。全市新批项目宗数725宗,同比下降1.6%,但落户的大项目有所增加。新签的投资额超500万美元的项目有35宗,同比增加5宗。其中超1000万美元的项目有17宗,同比增加7宗。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势头很旺。1―6月,现有企业增资扩产项目2239宗,比去年同期增加982宗,增长78.1%;增资合同金额达10.49亿美元,增长48.79%,占合同利用外资总额的51.6%。其中增资超500万美元的46宗,同比增加28宗。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五个:
一是电力供需矛盾突出。过去是区域性缺电,现在是全市性缺电;过去是季节性缺电,现在是全年性缺电。目前只好加强供电调度,保证全市重点企业用电、机关用电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一般工业企业每周“开五停二”。
二是供水缺口较大。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市用水量急剧增加,虽然目前全市总供水量已增长到412万立方米/日,仍有部分地区缺水比较严重。
三是企业用工短缺。据市劳动部门调查,我市劳务工人缺口约20万人。另据市人事部门反映,今年我市人才需求缺口约12万人。
四是新增建设用地不足。我市土地资源消耗过快,后备资源不足。与此同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虽然总体上对我市经济发展影响还不明显,但微观方面,由于停止新批建设用地,一些签约项目暂停建设,招商引资受到影响;一些房地产企业、中小企业和村集体建设项目的融资也碰到一定困难。
五是交通不畅。城市整体规划及道路设计滞后,四条主干道路同时开工改造,路政站场管理水平不高,都影响交通顺畅。
二、下半年形势展望和工作建议
展望下半年,我市经济发展环境总体宽松。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加快回升,我市外向型企业生产和出口有望扩大;加入世贸组织和实施CEPA的积极效应逐步增强,有利于我市扩大招商引资。从国内环境看,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已取得明显成效,投资增长过快势头和基础产品价格飞涨得到遏制,货币信贷增幅和过热行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农业生产形势出现转机等等,一定程度缓解了能源、原材料、运输短缺状况和通胀压力,为确保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奠定了基础。
考虑到国家将继续坚持适度、区别对待等原则落实宏观调控措施,加上去年东莞经济增长速度前低后高等因素,我们初步判断,下一阶段东莞的投资、工业、外贸等增速有可能出现小幅回落,引致经济增速减缓,预计全年经济将保持基本平稳的走势,各项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可望实现。
下一步的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市上下,同心协力,按照“一城三创五争先”的思路,抓紧落实各项工作,能快则快,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完成今年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各项工作目标。关于重点工作的建议:
(一)抓住宏观调控机遇,优化产业结构
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把宏观调控化为发展的机遇和动力,严格保护耕地,盘活用好闲置地,探索异地投资开发方式,推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提高对土地资源的调控能力。从严审核新建项目,落实一批优质项目,减少清理固定资产投资的负面影响。加强政策信息发布和产业发展研究,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引导。重点抓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行业的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把握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引进一批临海重化工业项目,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二)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增长方式
落实好全市创新发展模式工作会议精神,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整合提高现有企业,引进优势企业,大力发展民营制造业,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具有自有品牌和自主技术的企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技术进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发展,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利用和保护土地、淡水等自然资源,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发展环境,增强竞争力
召开创新发展环境工作会议,研究出台相关措施,完善软硬投资环境。一是推进城市建设。抓好城市规划,加强重大能源、交通及功能设施的规划协调。当前特别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缓解瓶颈制约。加快地方电源建设及“以大代小”技术改造步伐,推进樟木头、东城、寮步、高步和通明公司等电厂加快建设步伐,加快电网建设;推广横沥镇经验,加强电力调度管理,做好调峰避峰;加强宣传解释,动员社会各界节约用电,企业自觉错峰、避峰用电。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水厂和供水管网建设,加紧原水供应论证。推进城市管理强化工程,重点整治交通、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提高办事效率。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强化监督,规范实施,减少行政审批,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行政服务。加强就业服务,放宽劳务输入,扩大“9+2”之间的劳务合作,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拖欠外来工工资、压低工资标准的行为,及时解决各种劳动纠纷,使外来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增强吸引力。
三是狠抓安全生产,整治社会治安,治理环境污染,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创新发展能力,提供智力支持
召开全市创新发展能力工作会议,出台有关措施。办好各级各类学校,发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全民素质。强化创新教育,加强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和创新应用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拓展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它领域创新的广度和深度。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工程,推动和促进本地富余劳动力就业,缓解劳动力紧张问题。引导和支持市民创业,兴家强市。奖励先进科技工作单位和个人,加快推动科技进步。
市府办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和
市计划局、统计局材料综合整理
二○○四年七月十五日
附件:
相关附件
媒体报道
音频视频
文件
部门解读
图解类
新闻发布会
访谈
其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