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农业局称,将借鉴学习佛山经验,建设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即达到一定标准的集体资产资源的出租和出让等交易,要统一通过镇街交易平台进行。
佛山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是南海区首创后在全市推广的,而南海经验又来自于三个镇的试点。2010年3月,南海区丹灶、西樵和狮山三镇开始试点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将村(居)全部集体资产和合同纳入平台进行管理。
佛山经验表明,资产交易平台嵌入市场化交易因素,首先是公开,所有待交易资产全部上平台公开向社会开放,即使不是交易人,也可以在平台上监督交易行为的运作。其次是全面,涉及集体资产的所有可能产权交易行为,包括发包、租赁、抵押、拍卖、出售、出让或转让都要在平台上进行。三是平等竞价,某些交易行为虽然因户籍、资产能力、从业经验等条件限定了交易人,但是,被允许的交易人都可以在平台报价。在网络平台的技术支撑下,资产交易平台的市场化运作效能也得到了保证。
东莞与佛山类似,农村集体资产庞大,剔除这些集体资产交易的暗箱操作,防止某些村官借助暗箱操作以自肥,也需要引入市场化的操作,实现资产权利透明、交易公开。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表明,越是公开的市场化的操作,越是可能保证公共资产实现零腐败的交易,防止某些人的因私图利。
如果东莞引进佛山这一经验,从目标设定来看,东莞还应该加速活化村组资产的目标设计。在本质上,公开市场化的资产交易平台也是一个活化资产,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机制。东莞部分村组集体经济之所以债务沉重,在于集体经济的活力不足,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村组资产流动性差,资产产权变化僵化,导致资产难以实现增值保值。因此,东莞需要借助资产交易平台的运作,活化村组资产。东莞早就提出要让职业经理人担当村组资产经营者,这样一个思路难以推广的一个原因是,村组当家人运作集体资产的空间有限而难以选聘职业经理人。因此,东莞可以借助资产交易平台的建立,为职业经理人走进东莞村组经济体提供机遇。(评论员 高剑)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