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日报03月29日讯 东莞时间网“时间问政”专栏强势策划推出《东莞为什么?》大型问政专题,专题一出,引起东莞各界强烈反响。
这些年,网络问政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了相对封闭的自我小圈子,关注东莞经济、政治、建设、治安等诸多课题,迎来了政府和民意良性互动的新气象。要想真正破冰进入“深水区”,民声和民愿的意见和建议有的放矢、针砭时弊,敢言、谰言和据理力争,彰显独立见解、专业知识、精辟计策等民间“大脑”的风范,抓住要害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具有实践性和相应价值,政府的收集和采纳也有了操作性和指导性。
然而网友拍砖再猛烈、再到位,绝不是单行线,更需要政府敢于接招,用好“金点子”,助推良法优规的出台,并以善治来体现执行力。有关部门对民意有倾听、收集、回复、过滤、采纳等过程,实际上并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和制度,确保对话管道的畅通。与热线电话、信访等传统方式配合,从民间提案的移交,到有关部门的回复,再到项目的落实,应当是个完整的链条,每个节点或支点都应有具体的责任划分,明确规定处理的时间、程序和结果等内容,并适时向社会公布,方便跟踪、监督办理的质量。层层运用成本和风险杠杆,撬动各行其是、各司其职,形成每一环节马上办、必须办、高效办的良性格局。
网友付出的心血和深厚感情,亟需得到及时、真切的呼应,碰撞出思想和行为的灿烂火花。政府要用好网络民意,最好的践行关键在于落实。否则,再优良的民间“智库”和“金点子”被束之高阁,民意不仅无法传递到决策层,也会冷落了一颗颗热情的心。(评论员 袁斗成)
相关稿件
媒体报道
音频视频
文件
部门解读
图解类
新闻发布会
访谈
其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