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教育局近日与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签署教育信息化合作协议,将建立东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专家团队,推动东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这将弥补我市普通中小学与东莞中学等名校之间的教学差距,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到2015年,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班班通”全市公办学校覆盖率达100%,民办学校达到90%以上。
教育公平问题历来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名校扎堆出现于城市,名师也自然流向城镇名校当中,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社会对教育公平的诉求特别强烈,让每个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是更多家长的心愿,也是主政者所不能不考虑的社会问题。此时东莞应用技术手段,启动班班通,让名师讲课覆盖于整个有志于求学的空间,充实其待哺的心田,这从客观上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开辟了捷径,让所有学生,不论是大山深处还是农家小镇上,都能同听一堂课共受名师指点,这从情感上及现实效果上看,都意义非凡。
当前社会现实是择校成风,要让孩子读个好学校,有家长办法用尽,也在此空间诞生了诸多灰色利益空间,既败坏了学风,也腐蚀了世道人心。而诉诸于技术手段来实现教育公平,则对整个社会的风气尤其是纠正择校风是一股强有力的清风。诚可喜也。
要保障班班通,也要做好几个方便的辅助工作,一是硬件通,二要教育资源通,三要教学方法通,这就需要上至财政渠道的畅通,下到老师学生观念的更新。教学原不必局限于教室之内枯坐于板凳之上,教学形式可以多样,风格可以活泼,在此基础上,更要不断扩充教学资源库,保证教学资源的更新与丰富。让学生接受名师指点,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进一步开阔视野,接受更全面更深入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中找到自己成才的路径。爱音乐的可以用更多的时间于声乐学习上,爱物理的可以支出自己的兴趣小天线,只有这样丰富的名师资源库,让各种爱好都能得到名师指点,才能点燃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创造力才有可能尽情释放。
科技手段将更深刻地改变原有的师生关系进而改变整个社会关系,从师说生听的刻板印象回归到师生讨论平等氛围中来,不仅教与学相长成为可求的现实,也能缓解师生之间的严苛的关系,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塑出更生动平等的人际关系来。这就要求我们的师生都应站在信息化时代的前端来,这也要求我们的家长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共谱成才进行曲。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