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起草完成了《关于推行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应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要求,凡新建,包括改建和扩建的建筑,如果是有稳定热水需求的医院、学校、幼儿园、企事业单位集体宿舍、宾馆酒店等建筑及十二层以下住宅,都应当设计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并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
如果从能源紧张的态势看,东莞需要发展太阳能资源利用,以分流一部分电能用于工业生产;如果从气候和地理状况看,东莞发展太阳能资源利用也具备优良的条件;如果从拉动产品消费看,东莞发展太阳能资源利用,可以让东莞太阳能产业制造的产品得到一块不小的市场。发展太阳能资源利用利益多多,但是,东莞太阳能资源利用率并不算高,特别是民间住宅使用太阳能更是少见。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动用政策手段提高东莞建筑太阳能资源利用的面积。
与东莞气候、地理等太阳能资源利用条件相差无几的深圳,这些年来,大力推进太阳能资源利用。到去年底,全市新建节能建筑面积5000万平方米,太阳能建筑应用面积1000万平方米,在建绿色建筑面积突破1000万平方米,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在建绿色建筑面积最大的城市。而以万科中心、万科城四期、京基100等住宅小区为代表的住宅太阳能利用更走在全国的前列,具有国际影响。
从深圳经验看,新建建筑必须配置太阳能具有很高的强制性,特别是由政府财政投资的公共建筑百分之百被强制实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对于住宅小区,深圳除了大力争取国家财政补贴外,市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东莞当下推行太阳能与建筑一体技术,也要双管齐下,政府应该出台某些强制性的措施,而不能仅仅停留于号召阶段;同时,各级政府也要重视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在财政支持方面,适度的财政补贴政策应适时出台。
更重要的是,推行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各级政府必须打消影响城市美观的顾虑。从技术上看,现在的太阳能产品已经行走在技术与建筑一体化的阶段上,某些关键性的太阳能产品已与建筑融为一体,取代了传统太阳能产品对建筑外观形象的影响。因此,东莞应该更新观念,在追踪前沿太阳能产品的同时,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评论员 高剑)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