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ico
ico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统领各项制度改革
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      2012-05-11 02:54:34  来源: 东莞时间网-东莞日报
【字体:
    东莞时间网05月11日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强调,广东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市场取向的改革所形成的制度竞争力。

    当前改革所面临的难题在于,今天的制度改革其影响面和复杂性远胜以前。过往的改革,是对计划经济的改革,各项改革的关联度较浅,相互影响不大,是乡村道路上的改革,完全可以各唱各调,各行各道;但今天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我发展和提升,是基于城市经济体的改革,是“公共交通上改革”,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域的改革都会深刻影响其他方面的改革。想单兵突破,既不可能,也难见成效。毕竟,在城市道路上,一部车行驶的速度并不完全取决于本身的马力,还受城市道路状况,特别是其他车辆行驶状况的影响和牵绊。所以,现在的改革必然是整体的改革,是有共同方向和共同目标的改革。

    当下的改革更期待整体性的突破和全局性的提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是体制性、结构性的深层次问题。改革以总方案来指导各部门和各领域制定本部门和本领域的改革任务及改革要求。否则,就会出现在改革的旗帜下,有人忙于疏通渠道,有人忙筑坝拦水;有人简政放权,有人设卡收费,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改革乱象。

    在当下这个时刻,提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统领各项制度改革的目标是非常及时,也是十分需要的。回顾社会现实,不难发现,今天我们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恰恰是由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及文化、社会体制存在大量干预市场配置,扭曲市场经济的不良观念和势力,使市场经济失去应有的对社会事务的导向作用。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公共权力时常会不恰当干预市场行使权力,导致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及社会领域滋生大量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观念和方式,如经济领域内创新动力不足,创造新价值的愿望不强;文化领域内,优秀的商业文化难以生存,信用文化难以建立,假冒伪劣和欺行霸市等严重背离市场经济规则的事件大量发生;法治社会的建立长期迟滞,社会成长不能为市场经济提供最好的人才及社会资本,市场经济因找不到最好的资源而失血,有走向窒息的危险。

    未来各项改革应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目标来展开,既保证公平,又强调效率;既反对走计划经济体制的老路,也要切断权力“寻租”的新路。无论是政治体制改革,还是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都要着眼于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真实有效。要主动满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要求,在提改革方案和推行改革进程时,都要以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为最终目的和最高的方向。

    有了建设更高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制度目标,各项改革就能找到最大的公约数,最终形成改革与改革之间的共振效应。东莞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发扬着改革开放先行地的首创精神,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东莞更应该有勇气去探索建设更高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做好试验区,当好排头兵,为东莞转型升级寻求终极的体制力量。(评论员 李俊雄)



附件:

相关稿件
媒体报道
音频视频
文件
部门解读
图解类
新闻发布会
访谈
其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相关新闻
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