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ico
ico
举身赴义不能止于道德褒奖
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      2012-07-18 07:44:08  来源: 东莞时间网-东莞日报
【字体:
     东莞日报07月18日讯  在绝大多数的这类危机事件中,有多少见义勇为、举身赴义事件的发生,就有多少公共空间安全漏洞的存在;有多少对于高名大义的褒奖,就应有多少对于责任的检讨和追惩。

    “如果不是他们的举手之劳,我很可能今天回不来上班了。”日前,东莞市民莫小姐在广东清远漂流时翻船落水,危急之中幸得两位年轻小伙子伸出援手。前日上午,回到东莞上班的莫小姐发布微博,寻找那两位搭救她的“漂流哥”,以表达感激之情。

    这是一个让人感佩的故事:这条船上有人遭遇溺水,那条船上陌生的旅客挺身而出,救落水者于激流中。人海茫茫,义士转身而去;岂料,被救者却情深义重,耿耿不能释怀,非要众里寻他千百度,一了夙愿不可。这样的故事,简直就是电影情节在生活中的再现了。比起几天前发生在湖南娄底孙水河公园邓锦杰勇救溺水的一家三口后不幸殒命,谁知被救者上岸后不但没有半点感激之情,反而大骂“关我屁事”来,不知道高尚了多少!

    当然,仅仅将这个故事,定位于文艺化的道德抒情,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可以说,是对于故事中的救人者,以及所有见义勇为者价值的某种程度的轻忽与漠视。必须承认,电光石火的一瞬间,义士赴汤蹈火,看重的并不是日后可能获得的嘉奖和褒扬,而是循于简单的是非善恶观念和为人准则而行。换句话说,他们所做的,也许并不一定是他们“喜欢”做的,而是“愿意”去做的。在他人的生命处于危险之时,是他们的良心在促使他们行动,是他们平素的训练和积累,成为托举他人生命的基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必须说,见义勇为、举身赴义,这是当下人群中一种稀有而不多见的宝贵品质。磨难常有,这样的人、这样的品质却并不常有。因此,仅仅是文艺化的道德抒情,实质上磨损了它的价值。

    这必须牵涉到对于这种行为的现象学分析。必须承认,无论是这一事件中旅行社或风景区管理的失当也好,还是娄底孙水河公园管理方的失责也罢,都蕴涵着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在绝大多数的这类危机事件中,有多少见义勇为、举身赴义事件的发生,就有多少公共空间安全漏洞的存在;有多少对于高名大义的褒奖,就应有多少对于责任的检讨和追惩。否则,“坏事变好事”,一番莫名其妙的“辩证法”之后,看起来皆大欢喜,可是,教训和经验很可能被悄悄掩盖,公平和正义成为空洞的大旗。更别说,在那些永远消逝的勇者和义士面前,他们用生命探测出来的安全漏洞和制度破口,不做彻底的修复和弥补,叫他们的在天之灵如何能得安慰?

    因此,请人们在珍惜每一起见义勇为、举身赴义的壮举之余,花一点时间去思考、去珍视那些人们用血泪和生命凝结而成的经验教训。有一句话说“德不孤,必有邻”;还有一句话说,“礼失求诸野”;无论何时何地,总有存于人心中的真善美,熹微而顽强地在一些艰难的时刻璀璨迸发,点燃他人的生命,照亮幽暗的人性幽谷,给世界以前行的勇气与方向。但是,无论如何,这都不是弹冠相庆、止于轻浮轻忽的道德褒奖的时刻。(评论员 唐彬)



附件:

相关稿件
媒体报道
音频视频
文件
部门解读
图解类
新闻发布会
访谈
其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相关新闻
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