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技术人员迁移东莞最早可见于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后,逐渐出现大量的技术人员到东莞就业。日本技术人员的外迁基本与日本制造业的外包进程同步。由于本土工作机会开始外流,这些技术人员或应公司的外派到东莞做技术指导,或接受台湾企业的聘请而到东莞就业。
日本技术人员的到来,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员工的技术水平,也给中国员工带来关于工作意义的不同认识。日本人认为,拿自己的技术与人分享是一种很快乐的事情,而且,日本人工作极其负责,做事严谨认真,态度非常积极,给台湾公司带进了一种新的企业文化。而这也正是东莞智造成长所需要的两种极为重要的营养。
东莞制造的日本力量的到来,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一个劳务事件。在企业史上,发达国家或地区技术人员的流动往往决定着区域经济体几十年的经济基础。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江苏、浙江大量聘用上海的退休技术人员和星期六工程师,使得江苏、浙江的乡镇企业蒸蒸日上,在中国领先发展数十年。
三星是韩国经济现代化的优等生,三星能从一个不入流的企业变成跨国公司群里的明星,日本技术人员可谓功不可没。上世纪90年代,三星迎来了生死大考。那时,三星产品在国际上多被视为地摊货,是低档货的代名词。为改变这一形象,三星确立了“一切都要变”的企业战略,在技术和产品时尚化方面,三星大胆使用日本人来实现这一突破。
东莞制造要实现向东莞智造的转变,也应学习三星,像他们一样利用自身的后发优势,直接引进全球一流人才资源,确立产品的高端定位,参与全球竞争。东莞智造的推进应大规模使用国际领军力量,特别是要发挥国际人才的领先作用。可以说,这是实现东莞智造最短的路径。
从某种意义上说,东莞是颇受上天垂顾的一座城市。表面而言,东莞制造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但从本质上来看,东莞制造是完成了资本积累的使命,迎来了高端占位的大好时机。东莞智造的幸运是由旷日持久的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所谓危机,就意味着人才的闲置,意味着技术和发明的空置,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引进国际人才的可能性更大,收购国外企业的技术资产的可能性更高,而且价格也相对便宜。充分利用好危机带来的幸运,东莞智造就会顺利起步并获得跨越式发展。(评论员 李俊雄)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