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3点,一位听障人士来到市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他原以为会遭遇很大的沟通困难,没想到来这里跟岗锻炼的预备党员周文芳懂手语,为他化解了办事难题。办事过程静悄悄,服务结果却暖人心。
这是东莞市直机关工委联合市政数局,打造“红领莞家”党建服务品牌带来的“化学反应”之一。如今,每天都有很多类似的感人故事,在东莞市民服务中心上演。
东莞市民服务中心
弯大拇指的第一个关节
就是手语“谢谢”
周文芳是东莞市文联的工作人员,今年七一成为预备党员。根据“红领莞家”组织机关党员“坐前线解民忧”的工作安排,10月16日,周文芳来到市民服务中心跟岗学习,被安排在南门导办台。
18日下午,一位四五十岁的男子来到导办台,神情局促不安。他始终不说话,只是不停地用双手比划着,向导办台工作人员询问。
周文芳在引导市民办理业务。
周文芳见状,敏感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位听障人士。她曾在特殊教育学校当过9年教师,带过三届近50个听障孩子。但她离开特殊教育学校后,已经10年没有用过手语了。“怎么办?”她来不及犹豫,鼓起勇气走上前。
一场静悄悄的对话,在市民服务中心展开。
周文芳打着手语询问:“您好,请问您是听障人士吗?”
男子一扫满面愁云,眼前一亮,十分惊喜地回应:“是的。”
周文芳继续用手语和他交流:“欢迎您来这里办业务。您想办什么?”
男子回答:“想办社保业务。”
周文芳比划着说:“社保业务在二楼综合业务一区,我带您去。”
周文芳领着他来到二楼业务区,带他走听障人士绿色通道,并向业务区的同志说明了他的情况:“这位先生是听障人士,但可以写字书面交流,麻烦你们提供更细致的服务。”
通过写字交流,男子顺利地办理了业务。他高兴地竖起大拇指,弯曲大拇指的第一个关节。这个动作在手语里是“谢谢你”。
市民服务中心建设了“红领空间”。
据了解,市民服务中心也培训了懂手语的工作人员,只是当天这位工作人员轮岗休息,不在导办台。周文芳正好在关键时刻顶了上去。
“我已经10年没用过手语了,刚开始心里也没底。”
周文芳介绍,“没想到这次跟岗偶然碰上了。能够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很欣慰!”
东莞城市客厅
每天都在上演感动
周文芳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10月20日,她已经在市民服务中心跟岗5天,这里发生的很多细节让她印象深刻。
刚来市民服务中心的第一天,她就看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保洁员,虽然年纪大,但身形挺拔。他每天定时定点打扫大厅,此时他会俯下身子,弯腰屈膝,很吃力地擦拭垃圾桶的底部。这种对本职工作追求极致的精神,让人非常感动。周文芳将这个细节记在笔记本里。
周文芳在为外国友人答疑解惑。
有一天,一位外国友人来到导办台,用中文咨询怎样办理执照,但中文表达沟通不顺畅。导办台的工作人员大大方方地、用非常流利的英文和他交流。对方很惊喜,为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点赞。这向外国友人展示了东莞文明友善、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
还有一天,一位外来务工人员操着很浓重的乡音,咨询办理驾驶证业务。他并不知道办理业务需要提前预约,正在着急,市民服务中心导办组的组长主动为他服务。但这是一个高频服务事项,接下来的2天都已经预约满了。导办组组长不怕麻烦,又辗转为他预约到了东城街道市民办事处的号。
在不动产业务区,周文芳发现了另一个让她难忘的细节。市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中午12点下班,1点又要上班,时间非常紧张。工作人员们排长队,匆匆忙忙吃饭,中午没有时间休息。不动产业务区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党员示范岗。有一天中午12点半,周文芳看见一位戴着党徽的党员仍坐在窗口前,耐心细致地为群众解答疑惑、办理业务。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身为预备党员的周文芳感触深刻。
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感动他人,也被他人感动……这是氤氲在东莞市民服务中心的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
市民服务中心举办党员招商大比武。
这种力量的生成,离不开“红领莞家”党建服务品牌的长久引导。据了解,“红领莞家”党建服务品牌有着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工作部署,其中最突出的便是“三亮三线三评”工作。引导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开展“评先进典型、评优秀团队、评工作品牌”三评活动,开展领导干部“走一线察民情”、审批代表“听热线纾民困”、机关党员“坐前线解民忧”三线活动。今年,东莞组织60个市直单位385名预备党员到一线岗位服务群众,周文芳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实实在在的服务举措,有效地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在“红领莞家”党建服务品牌的影响下,东莞市民服务中心还将续写更多党建引领服务惠民的精彩故事。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