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这首顺口溜时刻提醒着人们
误食毒蘑菇极易中毒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
香菇吃得不对也会“病从口入”……
医学指导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 性病防治科 彭丽倩
诊间小故事
一位66岁阿叔诉躯干四肢无缘无故出现鞭打样红斑,一道道红印像被抽打了一样,未频繁搔抓,自觉轻微瘙痒,但没有疼痛感,于是火急火燎来医院就诊。
仔细询问阿叔病史,原来他在出疹前1天食用过未煮熟的香菇。
原来罪魁祸首就是未煮熟的香菇
导致阿叔患“香菇皮炎”
引起了条状鞭打样皮疹!
01
香菇皮炎又称鞭挞样皮炎,目前被认为是摄入香菇细胞壁中的香菇多糖引起的一种蕈类中毒反应。
特点:食用生的或者未煮熟的香菇或静脉注射香菇多糖注射液后24至48小时内,未进行搔抓,自发出现特征性皮疹(鞭挞样线状红斑),伴有瘙痒。
▼
香菇是世界上第二大食用菌,营养价值丰富,竟然会引起皮炎?
考虑可能少数特殊体质的人群对香菇细胞壁中的香菇多糖的毒性反应有关。
香菇多糖不耐热,100℃下半小时及135℃至150℃烹调就可失去活性。
但有患者服用充分烹制的原木栽培的香菇后出现鞭挞样皮疹,认为原木栽培的香菇或许也是致病的原因。
▼
常见于成人,少见于儿童患者,好发于躯干、四肢,少见于头面颈部、手、足部,一般不累及皮肤黏膜; 本病一般无系统受累,仅有皮肤损害,典型皮损特征为鞭挞样条状或条索状红斑,上散在或群集分布细小的丘疹、丘疱疹,伴有不同程度瘙痒。 ▼ 治疗主要以口服抗组胺药及外用糖皮质激素对症治疗,缓解瘙痒症状。 香菇皮炎具有自限性,愈合良好,皮损可完全消退,一般不遗留色素沉着。 预防大于治疗,避免食用未煮熟香菇或生食香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