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千万工程”全面实施以来,樟木头镇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围绕“1+4+7+9+N”典型镇建设要求,谋划构建“13510”典型引领体系,在产业升级、城乡融合、绿美生态、民生福祉等领域挥毫泼墨,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振兴画卷。三年深耕,步履铿锵。从传统产业转型到新兴产业集聚,从城乡环境面貌蝶变升级到全域文旅深度融合,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到“绿美樟城”生态名片擦亮……樟木头以“头号工程”的力度和速度,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即日起,樟木头融媒体中心联合樟木头镇“百千万工程”指挥办推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新闻专栏,全景展现樟木头三年来的探索实践和阶段性成果。让我们一同见证发展之变、感受奋进之力,凝聚更强合力,续写“百千万工程”新的篇章。
近年来,樟木头立足特色资源,推动荔枝产业从传统种植向全链条高质量发展转型,实现年产值400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超千万元,走出一条“品牌强、产业兴、农民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走进金河社区的荔枝林,待熟的"观音绿"荔枝挂满枝头。作为“观音绿”原产地,樟木头拥有荔枝种植面积2.4万亩,其中核心品种“观音绿”达7000亩。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樟木头在金河社区建成全市首个荔枝种质资源原生地保护圃,获中央及市级财政补助200万元,重点保护157年树龄的母树,为古树品种保护与优质种苗繁育提供了坚实保障。
樟木头镇农林水务局副局长连金华:保护圃的建设给我们果农,增加种植“观音绿”优质荔枝品种的信心。另外,从源头去保护好古树优质品种的延伸和传承。
为推动荔枝产业从“数量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樟木头多措并举擦亮“观音绿”金字招牌。一方面,延伸产业链条,开发荔枝酥、荔枝露酒等30余款深加工产品,助农增收约1000万元;另一方面,与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合作攻关品种选育技术,推广高接换种,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年均增长10%。
樟木头农林水务局副局长连金华:(开展高接换种)提升荔枝优质品种的(种植)规模,增加荔枝附加值,同时对打造“观音绿”品牌起到积极作用,扩大樟木头“观音绿”影响力和做强做大这个产业。
如今,樟木头不仅获评“广东荔枝专业镇”,金河、裕丰社区成为“省级荔枝专业村”,更设立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保护区,推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在销售环节创新“线上+线下”模式,线上入驻盒马鲜生等高端渠道实现销售额增长47.21%,线下通过“平安好车主”App实现48小时鲜果直达全国。
樟木头农林水务局副局长连金华:在销售环节我们联系各方面的电商平台,促进产销对接,然后我们更多去联系一些大型的企业,对认树认养认购,通过企业内部的平台宣传,还有福利平台的采购,帮助我们果农在销售环节能够顺利。
从荔枝古树保护到品种改良,从精深加工到文化赋能,樟木头用科技之笔在荔枝上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这颗承载着157年历史的“观音绿”,正通过三产融合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