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以海鲜酒楼厨师崔剑亮凭借一道“特色鹅乸饭”,将樟城客味“十大名菜”“十大名厨”双双收入囊中。这道自阳江的饭食,在樟城扎根、蜕变,掀动本地食客的心弦。
樟木头客家人对鹅肉的情有独钟由来已久。崔剑亮坦言,阳江原版的“鹅乸饭”虽味美,却未能完全契合本地人的口味偏好。酒楼经营者和崔剑亮经过无数次尝试与推翻,最终将目光锁定在杂粮月牙米上。这种米以其独特的韧性脱颖而出,在猛火锅气中保持挺拔身姿,粒粒分明,弹牙耐嚼。当焕然一新的米粒裹挟着浓郁鹅香被端上餐桌时,食客的舌尖体验被彻底刷新。
樟城客味“十大名厨”崔剑亮:选用的鹅最少140天以内,鹅的肉才好吃,太嫩的肉不好吃。鹅乸饭制作比较繁琐,要先把皮取出来,肉也要取出来分开炒。因为皮跟肉炒的时间不一样,把鹅油先炒香再撒肉去炒,要不然肉太干了。饭要另外蒸出来,然后一起炒,把它炒香,后面再给葱花和炸蒜蓉下去,颜色好看一点。
如今,这道以杂粮月牙米为基底的“鹅乸饭”,已成为大可以海鲜酒楼当之无愧的“金字招牌”。每到饭点,诱人香气便从厨房飘散而出,引得众多食客慕名而来。这一口韧糯交织的独特“鹅乸饭”,不仅让酒楼门庭若市,更在为樟木头客家味觉地图增添了闪亮坐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