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舞在樟木头已流传数百年,虽然时代不断变化,但淳朴客家人的内心深处对麒麟的崇拜、对美好的憧憬恒古不变。官仓社区举办麒麟点睛活动,为广大市民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华传统文化课。
麒麟师傅 梁运球:点中央额头拿笔,点镜子那里的额头,点过天庭天亮,祝愿各位嘉宾福气临门,福星高照。
传统而隆重的麒麟点睛仪式在官仓社区蔡氏宗祠前举行。经过一整套麒麟点睛演示后,伴随鼓声起舞,14头麒麟瞬间舞动起来,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
麒麟师傅 梁运球:有一种用那个生鸡血。有一种用朱砂,红药水,还有酒精,还有好多好多种水勾进去。第一个是点眼睛,左眼到右眼,到口,口就到耳朵,耳朵就到角。祖辈传下来都是要这样的。如果不开光、不点睛就没人敢去舞麒麟。
麒麟点睛选择在夜晚举行,点睛后的麒麟既有为点睛者带来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同时寓意着为麒麟赋予生命,让其与舞麒麟者融为一体,成为一头活灵活现的“生灵”。
麒麟师傅 梁运球:2000多年的历史传承下来,每一代每一代就是这样做点睛的,昨天晚上已经做了,已经开光啦,就今天来表演给大家看,给大家开开眼界。可能呢有一种人呢,几十岁一百岁都没有看过麒麟点睛这个项目,所以我们就带头搞这个活动来表示表示,看以后麒麟怎么样发展。
在客家人的眼里,麒麟是一种瑞兽,舞麒麟寓意“祈福、吉祥如意”,承载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颇具地方特色。
官仓社区麒麟队队长 蔡瑞隆:主要是一个纳福辟邪,就是我们是说麒麟走过的地方都是比较安康吉祥的,所以我们每年初一都会去每家每户就是去送福啊,跟他们拜年。像我们如果这蔡氏宗祠,或者我们那些宗亲举办什么好事(结婚嫁娶、新居入伙、公司开业等),需要的话我们麒麟队也会就是出队去迎接啊,还有就是像有时候祭祖各方面我们也会舞麒麟。
官仓蔡氏客家先辈们380多年前入居该地,并将麒麟舞这一传统文化带到官仓传承不息。上个世纪90年代,官仓社区舞麒麟盛行,无论是迎春贺喜、还是婚庆嫁娶、新居入伙都会有它们的身影,随着时代变迁,后来逐渐式微。
官仓社区麒麟队队长 蔡瑞隆:作为我们这一代,就是也学习了十多二十年吧,这个麒麟舞。然后呢面对着可能现在的年轻人,那些条件就跟以往不一样呢,就很多需要读书啊,学业啊,各方面就以那方面为重,所以呢训练时间比较少。就我们这代人以前就是一上学放学回来晚上有时间就过祠堂练习,扎马步等基本功啊,都要扎几个月才能开始练习舞麒麟。
近年来,官仓社区狠抓传统文化复兴,重整社区麒麟队,邀请麒麟师傅上门指导,并扩大吸收新队员的覆盖面。目前,官仓社区有新老麒麟队员80多人,年龄从十多岁到八十多岁不等,涵盖了老中青幼四个层次。今年,官仓社区更是与学校合作,让麒麟走进学校第二课堂,让更多人接触、认识、传承舞麒麟这项技艺。如今,官仓麒麟队已经步入正轨,客家麒麟舞这一传统文化在官仓破茧重生、发扬光大。
官仓社区麒麟队队长 蔡瑞隆:就是重新再整一下队,就把大家那个激情再调整出来,就从我们学到的东西再继续巩固再学习,然后再向年轻的一代向下一代继续发扬和传承这个麒麟的艺术文化。
世界客家总会常务会长 蔡跃进:麒麟大家就知道同狮、我们中国的龙都一样都是吉祥物。它们是通过这个传统文化使我们的后一代,能够知道我们中国的精神在那里,所以这个是非常重要。所以作为我们这里的官仓啊,这个蔡氏麒麟馆,它也是为了也是一个传承的一个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