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麒麟大巡游在樟木头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麒麟队为市民线上一场精彩的传统民间文艺表演。
当天下午3时许,樟木头镇市民休闲广场锣鼓喧天,彩旗飘飘,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梅,市文化馆副馆长刘影,镇委副书记、镇长尹锡棋,镇委委员罗永光共同启动麒麟大巡游。
各代表队依次登台展示,首先出场的是汕尾陆丰市城东合顺龙狮表演馆代表队。表演中,一人舞动麒麟头、一人牵动麒麟尾,在大锣大鼓、大唢呐的伴奏下,表演“舔脚、洗须、打滚、讨四门”等风趣幽默的动作以及喜怒哀乐的情绪,优美动听的音乐和其舒展可爱的舞蹈动作,赏心悦目,高潮迭起的武术表演,扣人心弦。
锣鼓喧天、麒麟飞舞,来自全省各地的16支麒麟方队再次齐聚樟城,竞舞麒麟。在现场我们可以看到这16支麒麟方队已经准备就绪,接下来他们讲按照指定的路线进行巡游表演,现场的情况怎么样呢?跟着我们的镜头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唢呐、锣鼓等乐器奏响,麒麟腾挪跳跃、甩头、摆尾……现场,各地麒麟队精心准备的特色表演引得满场喝彩,代表队沿着樟木头镇市民休闲广场、银河中路、帝豪路、东城路、柏兴三路、银河中路路线大巡游,沿途吸引了不少观众观赏。
市民:作为国家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觉得非常好。
市民:今天看到的麒麟表演都非常震撼,然后现场非常地热闹。可以看到每一个地方特色的麒麟表演也是非常地开心的。
代表队伍领队:今天来到这里,跟各个地方交流我们的传统文化,使我们也学习了很多。
巡游队伍由樟木头本土麒麟队压轴。樟罗、官仓、金河、裕丰、石新、百果洞、樟洋社区麒麟舞代表队参加巡游。
在樟木头,客家麒麟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独树一帜,深深扎根于客家文化土壤中,至今有450多年历史,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麒麟是樟木头的吉祥物,同时又是樟木头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大使”,樟木头麒麟队,充分体现了樟木头“中国麒麟之乡”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魅力。经过多年的繁荣发展,樟木头麒麟舞在全国各赛事中屡屡获奖。小小麒麟,两次舞到北京天安门,舞到了上海世博和广州亚运,荣登中央电视台《舞英汇》的节目舞台,还应邀远赴国外进行艺术交流,成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华夏大地美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