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东莞开展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群体暨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工作。樟木头刘春华、巫春兰两人分别以麒麟舞、客家山歌项目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在樟罗社区活动室,巫春兰和姐妹们正练习客家山歌。此次入选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非常开心。
67岁的巫春兰9岁学唱山歌。由于她勤劳刻苦,积极好学,功底愈加扎实,技术愈加全面,尤其在客家山歌创作方面颇为出色,在各种比赛中屡获大奖。巫春兰为人热忱,待人真诚,逐渐成为樟木头客家山歌的领军人物。目前,巫春兰担任樟木头客家山歌协会会长,为传承客家山歌,她每年定期在培训基地免费教授客家山歌,并积极参与非遗进校园活动,培养了大批青少年传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巫春兰:我平时我上山唱山歌,就放进抖音里去,让更多人知道,更加多人学,更加多人知道。(我)经常唱,放上抖音啊,我的抖音全部都是客家山歌。
刘春华是刘屋村舞麒麟第五代传人,他精通武术及全套舞麒麟的技法和锣鼓音乐以及麒麟相关的仪式流程,是较全面的舞麒麟能手。刘春华的麒麟舞以灵活、生猛、有力度著称。因为在表演过程中融入了功夫元素,让人感受到了精彩的动作美,他的麒麟舞除了传统套路之外,最具特色的是嘴咬麒麟头手做扇翼状来模仿动物,重心低、劲道足、力度脆灵、凶猛,将动物的形态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受师傅刘伟团的影响,刘春华更加积极投入麒麟舞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在学校、社区、传习所收徒、授艺,乐此不疲。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春华:非常激动,也非常的荣幸能够选上这个非遗。我也想把这个麒麟舞一直发扬光大。23年来一直在舞麒麟,因为这个是我们祖传下来的,我也不会让他失传,继续发扬下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