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粄”是樟木头客家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糕点美食,其味甜柔韧,寓意新年甜蜜不断。日前,金河社区组织妇女学习传统“甜粄”制作,传承客家美食文化。
在金河社区一居民家中,社区妇女兴致勃勃地围观学习“甜粄”制作。经验老到的张姨首先将片糖放入锅中煮成糖浆,这道工序很有讲究。
张姨:(糖)融得太粘稠就磨不出,太多水磨出来又不甜。要一斤米一斤糖的比例去熬糖。
将浸泡膨胀后的糯米混合糖浆一同放入研磨机,粒粒糯米便在研磨机中化成绵绵的米浆。洗净冬叶有序铺在蒸笼中,确保没有缝隙后,便可将米浆灌入蒸笼中。起火热水,一个个蒸笼随即放入锅中,接下来需要大火蒸2至3个小时。
客家人有“不蒸甜粄不过年,没有甜粄不成礼”的俗语。每逢过年,客家人都会制作“甜粄”,供自己食用或是迎来送往。
金河社区党委委员徐彩虹:“不蒸‘甜粄’不过年,没有‘甜粄’不成礼”。“甜粄”是客家人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一道糕点,寓意着来年生活甜美。
“甜粄”蒸熟后,变得柔韧连绵,一般放置3天后脱模,便于保存,或切成片煎食。味甜柔韧的“甜粄”寓意着新年甜蜜不断,好运连绵。金河社区通过老带新、手把手的教学,让年轻人学习传承这道甜蜜之“粄”,让客家文化不断“绵延”。
金河社区党委委员徐彩虹:组织年轻妇女群众来学习“甜粄”制作活动,希望客家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今年金河社区打造的“百千万工程”里面有传承文化,社区(今后)继续加大文化传承的宣传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