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访谈(第1期):党委书记黄淦洪:立足“双万”新起点,坚持...

访谈嘉宾

樟木头镇党委书记黄淦洪

访谈日期

2022-06-20 15:18

访谈来源

本网

本期热点

位于东莞市东南部的樟木头镇,民风淳朴、山水佳景、风光秀美,是一座适宜创业安家的生态城镇。该镇目前总面积约11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7万人。2022年以来,樟木头镇聚焦双万新起点,深耕城市精细化管理,奋力开创“湾区生态名镇,活力品质樟城”建设新局面。樟木头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双万”新起点,坚持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突出问题导向,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品质提升。

  简介:位于东莞市东南部的樟木头镇,民风淳朴、山水佳景、风光秀美,是一座适宜创业安家的生态城镇。该镇目前总面积约11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7万人。2022年以来,樟木头镇聚焦双万新起点,深耕城市精细化管理,奋力开创“湾区生态名镇,活力品质樟城”建设新局面。樟木头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双万”新起点,坚持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突出问题导向,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品质提升。  

  羊城晚报:近年来,樟木头镇深入贯彻落实东莞市政府对新增违法用地、在建违法建筑“零容忍”的要求和目标,持续开展违法建设治理工作,打击了一批违法建设行为,取得了明显成效。请问,樟木头镇在违建治理上积累了哪些工作经验,取得了哪些成效?

  黄淦洪:我们始终坚持对人民群众、对城市长远发展、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减存量、控增量”为原则,党政牵头、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违建治理攻坚战,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作出樟木头贡献。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违建治理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也是促进城镇品质全域提升、推动樟木头长远可持续发展无法绕开的重大问题。去年年底,我们高规格召开镇、社区、村小组三级违建治理推进会,建立“1+9+N”联合执法体系,先后出台目标任务、新增管控、考评通报、责任追究、快速拆除等五方面文件,深入拆违现场部署指导,形成主要领导重点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合力抓的良好态势。

  二是严格对标对表,统一行动步调。违建治理工作如何实现层层突破?最有力的做法就是带头行动、树立榜样。我们以班子包案的方式主动挂点,重拳整治“两违”,着力用好“六抓”(抓排查、抓执法、抓培训、抓管理服务、抓维稳、抓问责)机制,严格落实“八个一”(制定一个工作方案、制定一份任务清单、排查一份“两违”清单、发布一份倡议书、召开一次推进会、签订一份责任书、每周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举办一次农房管理服务培训会)措施,镇“两违”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各社区按照违建治理时间表、路线图,多头推进,快速落实,进一步在全镇形成“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治理高压态势。

  三是压实各方责任,狠抓工作落实。违建治理工作点多面广线长,问题错综复杂,领导干部尤其需要担当和斗争精神,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敢于直面困难动真碰硬,才能推动各项政策和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将“两违”看作是碰不得的高压线,综合运用纪检监察和党建督查,加强执纪问责,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力,导致辖区内违法建房情况严重的社区,严格追究主要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失职、渎职和纵容包庇,甚至以身试法的党员干部,由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严肃查处;对整治过程中领导不力、履行职责不力、不服从指挥调度的单位,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在违建治理这块,樟木头拿出了最硬措施、执行最严标准,决不护短,决不姑息,以最实的措施保障违建治理行动,推动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合力攻坚的良好工作氛围。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共治氛围。我们充分发挥融媒体理念,利用“樟木头视讯”等官方公众号,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现场报道违建治理情况,做到“拆除一处、教育一片、震慑一方”,引导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监督拆违工作,实现从“要我拆”到“我要拆”的转变,为全镇范围的违建治理工作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今年以来,共拆除违法建筑物54宗,拆除违法建筑面积23032.56平方米,其中,43宗裁执分离和三维航拍“两违”案件在35天内基本完成整改,有效遏制“两违”势头。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严肃查处、严肃问责,坚决防止问题反弹,确保清查整治工作如期顺利完成。

  羊城晚报:治理违建既是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也是践行执政为民理念,促进民生福祉的切实行动,请介绍一下樟木头镇通过治理违建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典型案例。

  黄淦洪:违建治理是改善城乡面貌、消除安全隐患的基础保障,也是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我们从群众反映最突出、最强烈、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攻坚克难、重点突破,推动城镇面貌展现新变化,城市品质实现新提升。

  樟木头镇裕丰社区旧丰门小学后,有9栋违法建筑,总面积3832.72平方米。这里私搭乱建现象严重,民房夹杂着厂房,混凝土结构房混合着简易钢结构棚,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突出,消防安全隐患大。对此,我们精心组织、强力攻坚,9栋违法建筑在一周时间内完成集中拆除。

  违建治理,“拆”是手段,“改”是目的。违法建设拆除后的绿化提升、改造利用是长效管理的关键环节。裕丰社区着手规划,计划打造绿色公园,通过拆违“添景”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真正做到 “拆除一片、清理一片、美化一片”,有效防止前拆后建、违建反弹,让违法建设治理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羊城晚报:治理违建牵扯面广,诉求多元,情况复杂,需要处理协调和平衡各方主体的权益,尤其是需要平衡干群之间的矛盾,同时,又需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请问,樟木头镇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和创新举措?

  黄淦洪:为顺利推进“两违”整治,我们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职能部门、社区、群众等多方力量,敢于动真碰硬,注重疏堵结合,坚决遏制新增违建,积极稳妥、依法有序推动拆违工作。

  一是把握工作尺度。一方面,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新增违法用地、在建违法建筑“零容忍”的部署要求,深刻认识“两违”的严重危害性,不断强化“两违”整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掀起“两违”整治行动高潮;另一方面,对于群众合法合规的建设行为,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群众按相关程序规定予以办理,既不放松工作标准,也不人为层层加码,收窄群众正常建设行为和用地的尺度。

  二是拓展责任宽度。为增强共治合力,我们构建了由1个镇工作组统筹、9个社区专班负责、N个片长参与的 “1+9+N”工作体系,加大城管、自然资源、住建等职能部门及社区间的沟通协调力度,形成联防共治的工作机制。同时,强化监督检查,对“两违”整治工作中领导不力、拆违不力、查禁不严、管控不力的干部,坚决调整工作岗位,严肃予以追责问责。

    三是加大巡查密度。坚决守住新建“两违”零增长的底线,加大巡查的密度和力度,建立“经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拆除”的常态化巡查管控机制,做好新增 “两违”管控工作。充分运用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测绘等信息化手段,全力开展违建拆除,对应该拆除的违规建筑,坚决拆除;对正在实施的违法搭建,做到露头就打,坚决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是常怀为民温度。在实际工作中,常怀为民之心,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禁过度执法、粗暴执法,始终坚持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统一标准、统一尺度,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做到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把工作做到群众心里去,让群众知晓法律法规,明白其中利害关系,引导群众树文明新风,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