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江拔蛟窝社区交通便利,商贸业发展较好 记者 郑志波 摄
将建设商贸中心区,打造河涌风景线
万江拔蛟窝社区于公元1368年立村,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听取我市基层党组织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汇报时,曾向拔蛟窝社区党委书记陈彦文了解社区情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也曾先后到该社区视察。
如今,拔蛟窝社区正在积极创建宜居幸福名村。社区党委书记陈彦文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凭借万江建设新行政中心区的契机,作为新行政中心区所在地,拔蛟窝社区计划做大做强商贸业,成为“名村”中的“商贸名村”。
【记者走访】
15年没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走进拔蛟窝社区,第一感觉就是整洁、干净。
在社区大街小巷里,看不到垃圾、杂物、污水、渣土。临街店铺门前也看不到垃圾,更没有乱堆物、乱停车、乱张贴、乱挂衣物等现象。在社区内,不论公园、广场,还是道路两旁,都是绿树成荫。
在拔蛟窝当了15年社区党委书记的陈彦文认为自己最满意的“政绩”之一,就是改善了社区的生活环境,“环境能改变人,好的环境可以提升人的素质。”
陈彦文介绍,拔蛟窝立村于公元1368年,迄今600多年历史,2018名户籍人口中,90%以上都姓陈。陈彦文记得,2008年,他代表我市基层党组织去深圳,向习近平汇报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情况时,习近平对“拔蛟窝”这个村名饶有兴趣,并向他询问村名的来历。
除了历史悠久,拔蛟窝还因和谐的社区环境而远近闻名。15年来,该社区没有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对此,陈彦文表示,三大因素有利于拔蛟窝形成和谐的社区环境。一是村民大都同宗同祖;二是人文底蕴厚实,民风淳朴;三是村民都有工作做,有分红,加之环境改善,村民安居乐业。“第三点最重要。”陈彦文说。
拔蛟窝村民大多在企业里上班,或者在社区里做管理工作,就业率很高。村里为全体村民买了社保、医保,60岁以下村民每人每年分红3600元,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分红5400元,8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分红6600元。村民子女考上大学本科奖励3000元,专科奖励2000元。
[cms-page-tar]
土地面积仅1.3平方公里的拔蛟窝社区如今有80多家外资和民营企业,涉及电子、建材、装饰等行业。去年,社区可支配收入达5700万元,经营收入3710万元,集体总资产20840万元。
随着集体资产的增多,拔蛟窝社区的公共文体设施也变得更加完善。近五年来,拔蛟窝社区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了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文化公园、村史展览长廊、游泳池、健身室、图书室、业余学校、电脑培训室等公共文体设施。
社区人文环境和经济环境提升后,各种荣誉也随之而来。近年来,拔蛟窝社区先后捧回了“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广东省文明村”、“全国青年文明社区”等多项荣誉。
【创建思路】
打造河涌风景线 升级社区内道路
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彦文透露了拔蛟窝社区创建宜居幸福名村的计划。
陈彦文介绍,首先要根据创建宜居幸福名村标准,编制好拔蛟窝“名村”建设规划,规划的基本原则就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体现文化内涵,反映特色风情。其次是继续整治生态环境。社区里有一条1.8公里长的河涌,现在淤积较为严重,“我们打算清淤以后,将河涌两岸绿化,打造成一条风景线。”同时,还将整治社区内的一个池塘,将其建设成为一处景观休闲场所。此外,还将对社区内的古树、大树建立“身份”档案,挂牌保护。据了解,目前拔蛟窝社区内拥有四五棵两三百年树龄的古树。
除了打造新的风景线等措施外,陈彦文还透露,村里还将继续投入重金提升基础设施。“我们打算分阶段升级社区道路,对主干道路铺设柏油路面,对路面功能分区画线,增设自行车道,整改人行道。”陈彦文说,今年要完成社区内的东环路、北环路、教育路和祠前路的道路升级,对主干路两旁的老旧房屋进行外立面改造,提升社区形象。同时,还要建一个新的幼儿园,并按照市A级标准将现在的老农贸综合市场改造升级,为打造“商贸名村”提供相应的保障。
[cms-page-tar]
■对话
拔蛟窝将建
商贸中心区
一条莞穗大道将拔蛟窝社区分为老区和新区。从市中心进入莞穗大道,大道右边是老区,包括民宅和工业区,左边是新区,也是万江街道新的行政中心区。新区里已经有一个大型商住小区,规划的几条道路也正在施工当中。新区是拔蛟窝新的经济增长点所在,是拔蛟窝创建宜居幸福名村的新平台。
记者:在宜居幸福名村创建中,拔蛟窝社区如何展现自身的独特魅力?
陈彦文:拔蛟窝社区工贸发展较好,其中商贸业的贡献在5700万元的社区可支配收入中占了六成。商贸业是我们的产业特色。因此我们在创建过程中,要发挥这一特色优势,打造成“商贸名村”,以此展现我们这个“名村”的独特魅力。
记者:有什么具体的思路?
陈彦文:万江新行政中心区位于拔蛟窝新区范围内。新区里还有东方建材城和雅兰装饰两个商业项目,在创建宜居幸福名村过程中,拔蛟窝社区将抓住新行政中心区建设的机遇,建设自己的商贸中心区,除了对东方建材城和雅兰装饰进行升级改造,还要在新区建一个大型的综合市场。此外,还有一些投资商对我们这里感兴趣,已经有好几个投资商都跟我们谈过开设大型超市的意愿,我们也在考虑之中。
记者:拔蛟窝社区人文底蕴深厚,在文化建设方面,有什么打算?
陈彦文:文化特色也是我们要着力挖掘的。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陈氏宗祠以及周边环境的修缮与整治,还要加快修编《拔蛟窝村志》。计划请专家用两年的时间修编村志,传承我们的人文历史。我们村里的拔蛟窝小学,是省一级小学,我们要将其打造成为全市的名校。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