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晚,一台名为《浪漫七夕、幸福望溪》的大型文艺晚会拉开东莞市望牛墩镇第六届七夕风情文化节序幕。七夕节主角牛郎织女的形象代言人“郎郎”和“织织”,邀来社会各界约6万名游客挤爆了文化节开幕式。
中国民协副主席刘华、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省民协主席罗学光、市领导刘树基、王道平、冯同恩、梁国英、严小康、袁德和、周楚良等国家、省、市、镇领导与广大市民游客赏贡案、立盟誓、许情愿、渡鹊桥、观盛会,浪漫欢度七夕佳节。
当晚,望牛墩镇第六届七夕风情文化节开幕式在该镇文化广场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6万名观众欣赏了独具特色的七夕文化文艺演出。开幕式晚会共分为《鼓舞神州》、《美丽传说》、《浓情水乡》、《多彩望溪》和《盛世祝福》5个篇章。整个演出主要安排了大型歌舞、少儿歌舞、群舞、歌曲、粤曲小唱、快板情景剧等节目,整场晚会紧扣我国千古流传的“牛郎织女”爱情故事展开表演,重点突出了鲜明的节庆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让广大市民从视觉、听觉、触觉亲身体会七夕文化艺术奇葩的魅力和活力,深入体会中华民族优秀七夕文化表现出忠贞、纯洁、专一的爱情观和勇敢追求幸福生活的人生价值观。
据悉,本届风情文化节开幕式着重体现了“本土”一大亮点,整台晚会节目全部是该镇文艺团体自编自导自演,彰显了传统七夕文化魅力与现代都市的时尚创新气息。精彩的节目赢得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本届七夕风情文化节由“我们的节日”东莞市文化系列活动组委会与望牛墩镇委、镇政府联合举办,以“浪漫七夕、幸福望溪”为主题,活动主要包括开幕式晚会、浪漫鹊桥会、情投许愿树、心写情缘墙、七夕文化论坛、特色贡案展览、七夕名镇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巡礼、七夕文化衍生产品展示会、望牛墩镇历届七夕风情文化节活动花絮展览、望牛墩镇庆祝建党9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展等10项活动。
望牛墩是广东省唯一一个以“牛”字命名的镇,与牛郎织女神话故事传说结下难解“天缘”。2007年,望牛墩被省文联、省民协授予“广东省民间艺术乞巧之乡”称号,“乞巧节”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0年,七夕贡案《仙凡缘》入选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被中国民协授予“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的称号。目前,广东省博物馆、东莞市展览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东莞市饮食风俗博物馆都分别收藏有望牛墩镇的“七夕贡案”,七夕风情文化节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