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打开行政区划_中国东莞中堂街道栏目页面,本页面是由15个视窗区共计15个区域组成,操作帮助请按Alt加问号键。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中国东莞中堂街道栏目”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街镇 > 中国东莞中堂镇栏目 > 专题 > 廉政专栏 > 廉洁风范
廉诗廉联廉风
  • 2015-05-19 01:27
  • 来源: 本站
  • 【字体:    打印
  • 分享到:
来源:检察日报      日期:2015-04-15 09:01:33     浏览次数:38

    官清若竹、爱民若赤的郑板桥,在任山东潍县县令时,山东巡抚包括前来求画。他画竹相赠,并题诗一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中足见其深厚的爱民情怀。

    郑板桥心系饥民,千方百计救灾,后来反倒被扣上罪名。他愤然辞官,离开潍县时,题诗相赠百姓:“乌沙掷去不为官,囊槖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回到老家扬州卖画度日。 

    清朝姚步瀛在上任浙江慈县县官之初,就写下一副对联:“举动即愆尤,常恐已过不闻,获戾于朝廷百姓;官民多壅隔,安得下情上达,推恩如父子一家。”以此来提醒自己要保持廉洁、多为百姓做事。 

    姚还在客厅挂上自己写下的对联:“百里才疏勤补拙,一官俸薄俭养廉。”乡民见到他在自己的菜园里干活,衣裳穿得很单薄,就劝其穿厚些,他诙谐地说出一副对联:“淡如秋菊何妨瘦,清到梅花不畏寒。”姚用对联告诫自己,规范做官的言行,人们都尊称他为“对联廉吏”。 

    郑板桥和姚步瀛二人,不仅仅通过作诗、写对联来表达自己为官清廉和爱民如子,更注重以自己的实际言行来实践志向和追求,从而树立了忠心为国、赤胆为民、志行高洁、清廉不苟的一代清官廉吏的风范,获得百姓的称赞和拥护。

中国东莞中堂街道栏目_中国东莞中堂街道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