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概况 | 项目完成情况 |
1 | 高埗镇政务服务中心新办事大厅建设项目 | 根据《关于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的工作方案》以及《关于加快落实政务服务“一门集中”改革的函》等文件精神,镇街需全面整合各办事分厅,原则上所有业务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目前我镇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办事面积较少,难以承受全部政务服务部门进驻后的人流量,且缺少提供给进驻部门后台办公的场地,计划租用盘活文广大楼闲置物业(约5000平方米),重新建设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落实一门集中工作要求,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为群众企业提供更优质的综合服务,进一步优化高埗镇营商环境。 | 已基本完成基础工程建设。正在进行智能化系统建设和办公家具采购,预计新办事大厅2023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
2 | 低涌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项目 | 低涌转运站建设早、使用久,硬件已无法达到当前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要求,由于长期垃圾积存,造成脏乱差、异味扰民等问题。为解决相关问题,自2017年起经多方征求意见、调研论证后最终经镇政府批复同意,投入2696万元在原址拆除重建低涌垃圾转运站,配置新型垃圾收运车辆、压缩设备、废水废气处理设施。随着我镇常住人口增长以及垃圾压缩技术的进步,垃圾减量效果及节省的垃圾处理费用将进一步提高。运营期满后,转运站移交我镇,仍可继续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升级改造低涌转运站,完善收运体系,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可有效改善我镇环境卫生状况和人居环境。 | 低涌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项目已完工。 |
3 | 中心涌及凌屋村一支渠两岸综合整治工程 | 根据市水污染治理指挥部《关于印发〈东莞市2022年各镇街(园区)水污染防治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附件1)精神, 2022年计划投资约8016万元开展中心涌、凌屋村一支渠两岸综合整治,整治长度为4.48公里,建设内容为慢行系统建设、堤岸整治、小公园等,进一步提升河涌两岸人居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助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 该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2023年7月投入使用。 |
4 | 口袋公园建设项目 | 根据市城管局《东莞市口袋公园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各园区、镇(街)建设不少于30个口袋公园。2022年东莞市园林绿化品质提升工作,要求各镇街利用道路街头边角位、插花地、桥下空间、“三旧”改造后的闲置地等,通过优化绿化,配置座椅、园路、活动设施,进一步优化提升公园绿地质量和服务半径覆盖率。2022年计划投资约500万元,打造不少于5个口袋公园。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群众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 已完成7个口袋公园,分别是低涌口袋公园、沿河口袋公园、宝莲村口袋公园、冼沙口袋公园、震南角口袋公园、塘厦村口袋公园、横滘头村口袋公园。 |
5 | 医疗救助民生兜底保障能力提升项目 | 医疗救助是继社会医疗保险之后又一重要的民生保障制度,根据《东莞市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暂行办法(修订)》的规定,救助对象为特困、低保、低收入和支出型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医疗保险资助。根据公共服务办每月提供的困难群众名单,联系各村(社区),收集救助对象信息,在核算费用后,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基金中心待遇核发股进行全额划拨资助。资助标准1-6月份52.43元/人·月,7月份将按市标准上调。二是医疗费用补助。对困难群众已产生的个人负担的核准医疗费进行分类补助:1、特困、低保群众实行“一站式”结算,即在定点医疗机构办理出院手续时同步进行结算,无需另行申请。2、低收入群众由市医疗保障局定期进行统计,将医疗费补助划拨到救助对象指定账户。3、支出型困难群众需先到所属的村(社区)提出申请,提交人社、医保部门审核,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发放医疗补助。为给困难群众减轻经济负担,及时把市医疗救助政策送到他们手中,我镇将深入村(社区)广泛宣传,对各村(社区)的民政干部及社保专员进行一对一辅导。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看病贵”的问题,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助力乡村振兴。 | 困难群众2022年1-12月份参加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的资助款项已发放,资助2855人次,共支付资助金149687.65元,其中市财政负担44906.29元,镇财政负担104781.36元。 |
|
6 | 高埗镇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及干预项目 | 根据《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东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东莞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及干预项目实施方案(2021 -2023年)>的通知》文件要求,利用三年时间,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及干预工作。 其中,2022年任务:1.开展2022年小学入学一年级学生视力健康筛查,建立学生视力健康档案,筛查覆盖率≥90%,建档率达100%。2.第一次筛查出视力不良的学生到医疗机构的复查率≥80%。3.对街道开展近视率调查,街道覆盖率达100%。4.开展中小学生一个学期两次视力监测,覆盖率≥90%,建档率达100%。5.建设至少一间公立医疗机构近视防控门诊。6.全部校园按要求开展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活动,抽查教师和学生的视力健康知识知晓率≥85%。 | 1.已经完成2022年度的视力监测工作。 2.近视防控门诊基础建设已完成,等待市检查组验收结果。 |
7 | 实验小学新建项目 | 根据《东莞市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指挥部关于印发<东莞市公办中小学校建设布点计划 (2020-2025年)>的通知》(东教指〔2020〕9号)文件要求,计划总投资10169.84万元(财审价:9899万元),占地面积约23.94亩,办学规模24个班,可增加1080个学位。该项目计划在2021年8月动工,2022年8月完成竣工验收,2022年9月投入使用。 | 该校已于2022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
8 | 2022年居家养老“大配餐”服务项目 |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总体要求,按照国务院、省、市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相关决策部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建设好“湾区都市、品质东莞”, 加快推进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满足好老年人服务需求,构建好全覆盖的社会化“大配餐”服务体系。 根据《《2021 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点》(东民〔2021〕18 号),要实现有需求的村(社区)全覆盖,将有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资助对象全部纳入配餐范围,以保障独居、孤寡、高龄、失独、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需求为重点,实现有集中用餐或助餐配餐服务需求的政府兜底重点困难老人100%全覆盖。计划从试点村向全镇覆盖,逐步推进,配餐服务一天两餐,共40元/天/人,餐标为20元/餐(一素两荤一汤)。 开展该服务,能够为我镇老年人家庭提供高标准的生活服务质量保障。一方面老年人足不出户便可享受高品质的就餐服务;另一方面可以给家庭释放更多劳动力,减轻子女负担。与此同时,也有助于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在全社会营造出来“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极大提升我镇老年人生活质量,增强其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同时为老龄化问题贡献出东莞经验、广东智慧。 | 居家养老“大配餐”服务已在全镇全面铺开,享受服务对象有90多人。 |
|
9 | 高龙路延长线升级改造工程 | 高龙路延长线长约700米,宽约56米,起止点为冼沙街心公园至北王路,在镇规划中已落实为道路用地,该路段全程在冼沙村范围内。虽然道路已规划有20多年,但由于早期道路两旁区域地块未开发利用,一直保持泥土路状态,而现在道路两旁区域的民房已基本建成且投入使用,迫切需要对该道路进行升级改造。 | 已完成发改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工作。已完成编制初步设计方案和概算。但因项目涉及到水田指标(24.62亩),市层面指标库无库存,需我镇自行处理,向其他镇街购买或者置换。由于我镇无水田指标,无法置换;如向其他镇街购买水田指标,存在费用高昂并且协调指标困难的问题,最终决定暂缓推进此项目。 |
10 | 东圃小学扩建工程 |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教育扩容提质的工作部署,加快我镇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计划,着力提升学位供给品质,根据《东莞市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指挥部关于印发<东莞市公办中小学校建设布点计划 (2020-2025年)>的通知》(东教指〔2020〕9号)文件要求,东圃小学改扩建项目计划总投资7401万元,新增用地6.27亩,新增19个班,可增加927个学位。该项目计划在2022年3月动工,2022年10月完成竣工验收,2022年11月投入使用。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辖区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全面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推进我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教育支撑。 | 1.1号宿舍楼外墙油漆完成,2-5层内墙、地砖全部铺贴完成,顶层屋面绿化土完成,内墙、天花腻子打磨完成,楼梯扶手完成;2号教学楼外墙抹灰完成,内墙抹灰完成,内墙、天花第一遍腻子完成,外墙贴砖2-5层完成,外墙油漆2-5层完成,地砖铺贴完成30%;3号体育馆钢结构屋面全部完成,墙体砌砖完成,铝合金窗框安装完成,内墙抹灰完成,外墙抹灰完成,外墙贴砖完成80%,外墙油漆完成50%。 2.正在办理项目的供地手续。 3.该项目因绿地率不足、未供先用等问题合共影响项目施工进度4个多月,直接导致该项目未能于2022年完成。根据《东莞市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指挥部组长会议纪要》(﹝2022﹞6号),同意该项目竣工时间调整至2023年8月。结合当前的施工进度,该项目计划在2023年5月完工,并在6-8月进行有关筹备工作,9月正式投入使用,满足全镇学位增长的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