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城建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突出“三个强化”,从智能建造、招采管理、资金监管上入手,以高效、优质管理护航“百千万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智能建造,打造数字化营商环境。深入运用BIM技术,四维立体展现设计效果,提前排查建筑错漏,确保细部细节观感质量,其中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项目第一标段获省优质结构奖和第五届工程建设行业BIM大赛二等奖。推行智慧工地建设,以市博物馆新馆、鸿福路-银龙路跨江通道为试点,同行业主管部门可对接视频监控系统,从人员管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实现施工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以数字化赋能推动管理效率提升,助力营造智能化营商环境。
二是强化招采管理,构建法制化市场秩序。施工标采用“评定分离”招标方式时,定标环节采用“价格法”定标,排查剔除不良信用企业,让更多资质优、信誉好、实力强的建筑企业参与政府工程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现有招标文件中对专业分包范围、资质、人员的约定和违约处理条款,防止分包单位以“劳务分包”“机械施工分包”等名义再次分包或转包,严肃处理违约分包行为,有利于保障有实力、服务好的优质企业参与项目建设,为本土优质企业发展提供规范化的营商环境。
三是强化资金监管,助力企业持续化发展。设置工程共管专项账户保障建设资金安全,通过设立银行与建设方共管专项账户,要求所有账户必须在东莞开设,由银行对工程建设资金进行监管,截至目前,共对 20项工程设立共管账户,确保专款专用,保障项目建设资金安全,为优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