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推介(一)|谢岗非遗之“字门拳” : 我以赤诚传道法

发布日期:2024-07-05 10:07:54 来源:本网
【字体: 打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健全谢岗镇非遗名录体系,培养更多优秀非遗人才,以非遗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文化振兴、赋能“百千万工程”,谢岗镇积极做好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群体推荐申报工作。现推出“市级非遗项目申报”系列报道,陆续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申报项目,普及非遗知识,弘扬传统文化。


  今天分享的是谢岗镇字门拳。

  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国之瑰宝”。不同的武术拳种是各地域文化特色的鲜活体现。

  

  



  历史上谢岗浓厚的尚武之风,是民众以武强身、保家卫国的集中体现,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鉴于谢岗深厚的武术底蕴和土壤,南北技法在民间交流碰撞,为习武之风的掀起和复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流传于东莞谢岗的字门拳已逐步发展成为深具内涵和技巧的武术流派。

  


  字门拳是一种练拳与练气相结合的拳术,以“残、推、援、掇、牵、捺、逼、吸”八个字为其要诀,八个套路一百零八手;配合“太极、阴阳、子午、浮沉、吞吐、捋推、圆滚、抖落、进退、封闭、沾靠、插撒、扑捺、援引、拖抛、提拦、消纳、擒拿”等字门十八法来施展;形成一门攻防结合、蕴含中医思想的拳术,值得深入学习和练习。

  


  字门拳自先师余克让传至江西吴鹤鸣后方大行其教,主要流传于江西赣江两岸,尤以高安、丰城、萍乡等地盛行此拳,萍乡一脉则以谢启平师傅为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萍乡市各镇村盛行流传。

  


  潘艳辉,1983年生,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桃源村人。从小就对中国功夫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遂在当地拜谢启平为师学习字门拳,后又进入河北体校和少林寺深造,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最终学成归来,并在谢岗开了一家武馆自立门户。而字门拳作为馆内的传统项目备受大家的青睐,参与学习的人员众多。

  


  练武是修身 更是养德

  尚武贵德不断成长为字门拳的中坚力量

  为加大对字门拳的保护与传承

  谢岗镇积极探索多方式多途径保护传承之路

  不断组织项目参与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切实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传承力

  在保护中合理利用

  在传承中积极创新

  让非遗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

  在新时代绽放绚丽光彩


相关文件: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