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打开行政区划_中国东莞谢岗街道栏目页面,本页面是由15个视窗区共计15个区域组成,操作帮助请按Alt加问号键。
提示:您已进入视窗区1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中国东莞谢岗街道栏目”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提示:您已离开视窗区1
提示:您已进入视窗区4
关怀版
提示:您已离开视窗区4
黎村
提示:您已进入视窗区6,本区域含有2个链接,按下Tab键浏览信息

  黎村,一派秀丽迷人的自然田园风光、山清水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坐拥崖山森林公园,环抱窑贝塘、麻湖塘等一批自然景点,其中的崖山摩崖石刻、崖山谭仙圣庙、罗氏宗祠、淡轩罗公祠、明清古民居群等历史文化古迹,闻名遐迩。

  黎村是谢岗镇土地资源最大的村,有耕地面积4000多亩、鱼塘3500多亩。改革开放以来,黎村坚持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先后建立蔬菜种植、鱼塘养殖基地,发展特色农业,同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发展工业。目前,已建成黎村站工业园,面积达600多亩,入园企业160多家。欢迎各界人士到黎村投资兴业和旅游度假!


  位置 黎村位于谢岗镇东部,东、北与惠州沥林镇交界,西、西南与谢岗镇大厚、大龙村相连,南、东南与谢岗镇南面、窑山村接壤。

  境域面积 黎村东起与惠州沥林交界始,西至大龙大厚,东西宽约3公里;南从南面始,北至惠阳交界处,南北长约3.9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占谢岗镇总面积的12.43%。

  建置隶属 明代,黎村属东莞县归城乡。清初属归城乡第五都,乾隆十九年(1754年)属京山司第五都。民国期间,属第三区大同乡。1949年3月划属惠阳县广大乡。1950年下半年改归东莞县第七区,设为黎村乡。1953年7月,黎村乡从第七区划出,归属第九区管辖。1957年12月,属桥头区谢岗大乡。1958年10月属樟木头人民公社管辖,黎村设为生产大队。1961年6月,属谢岗人民公社管辖。1983年8月属谢岗区管辖,撤销生产大队,改设为黎村乡。1986年11月属谢岗镇管辖,黎村乡改称管理区。1999年7月撤区建村,改称黎村村民委员会,下辖吓园、新屋、石头围、上村、黎村5个自然村,设22个村民小组。至2024年8月未变。

  立村沿革 黎村建立于元代,最早由黎氏族人居住。宋朝,罗氏先祖从江西南昌经广东南雄珠玑巷辗转迁东莞铁岗墩巷,再迁塘厦石谭铺,又迁罗村,最后于元朝初期落户黎村。

  姓氏人口 迁入黎村最早的是黎氏,后罗、杨、莫、简、何、谢等姓氏相继迁入。至2015年,村内户籍人口共有姓氏76个,包括嫁过来的媳妇在内。其中罗姓人数最多为2985人,其次是黄姓171人,其余姓氏以人数排序分别是谢、杨、莫、张等。

  20世纪50年代初,黎村约有人口3600人。之后,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部分人外出谋生或外逃香港,人口有所减少。至1982年,黎村有人口2982人。2022年,户籍人口上升为4539人,其中男2269人,女2270人。其间,随工商业发展,外来人口大量涌入黎村务工或经商。黎村有外来人口5000多人。

  民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黎村聚落民房多为泥砖瓦面平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房多改为红砖混土结构。20世纪80年代,民房多改建为一、二层的楼房。2000年以来,村民多将旧房改造为三、四层的楼宇,除自用外,大部分出租给外来人员居住或开商店之用。其间,部分村民在谢岗新区或邻近的樟木头、常平镇购房居住,旧屋部分租给外来人员,祖屋一般荒废。

  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黎村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甘蔗、黄麻、蔬菜、荔枝、龙眼等。长时期以来,由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作物产量很低。加之水涝干旱,形成十年九不收。20世纪50年代初,全村有耕地面积6000余亩,亩产两造年均不足100公斤。之后,通过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进行耕作制度改革以及生产结构调整,粮食产量虽有所提高,但受“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影响,人们生活质量改善幅度不大。1980年冬,谢岗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激发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增,年均亩产提高到800公斤。2002年,黎村有水田2539亩,旱地157亩,果园438亩,鱼塘1025亩,菜场1200亩。2005年以来,随谢岗镇工商业发展,村耕地面积大量减少。至2022年,全村种植水稻面积280亩,粮食产量总产11.2万公斤。有鱼塘2800亩,年产2800吨。

  工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黎村有碾米、煮糖、砖瓦等加工业。1953年,黎村高级农业社建立大型碾米加工厂,对外开展加工业务,每天加工大米约7000公斤,并运销到外地。该加工厂于1990年停产。其间,黎村生产大队还办有酿酒、榨糖、砖瓦等小型加工厂,主要是自产自销。1986年,村引进第一家“三来一补”加工厂—黎村毛织厂,由香港商人投资,有工人30余人。翌年,又引进第二家毛织厂。20世纪90年代末期,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建成黎村工业园,园区面积达600多亩,相继引进企业40多家。2002年,全村有外资企业10家、民营企业4家、厂房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集体建厂房6间,面积3.5万平方米,外商建厂房8座,面积8500平方米。主要产品有毛衣、塑料、纸箱、玩具、五金、电子等。2012年,广东粤海装备技术产业园项目落户谢岗,征用黎村土地4100多亩。截至2022年8月,全村共有工业企业162家,主要产品有毛织、塑料制品、玻璃制品、五金制品、工艺品、机械、电子、灯饰、纸箱等。

  商业 清末,黎村是潼湖一带的经济和文化中心。由于水陆交通方便,黎村已形成圩市,是博罗、东莞两县交界处的物资集散地。尤其是黎村圩的牛行、猪仔行远近闻名。民国期间,墟市兴旺,上市的商品主要有铁器、蔬菜、蔗糖、棉花、布匹、药材、食盐、煤油、生烟、谷米、火柴等日用品。每逢农历初一、四、七是圩日,惠州斜下、镇隆、淡水,东莞石龙、桥头、常平等地的农民和小贩都往黎村“趁圩”(赶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公私合营,小摊贩被取消,商业经营由供销社包揽经营。20世纪60年代,一度取消墟市,村内设立代销店销售日常生活用品和部分生产资料。改革开放后,商业经济逐步恢复。1991年,黎村建立第一家农贸市场。1996年建立第二个农贸市场,有大小摊档80余个。其间,随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村内开始出现小吃店、杂货店、成衣店以致大型商场、酒店等。2002年,全村商业网点有百货、日杂、五金、照相、理发、医药、银行、电信、农贸市场和投影场。至2022年,全村有大型超市1家,各类店铺近百家。

  人民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处于半饥半饱状态。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人民生活有所改善。20世纪60年代,由于受“左”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当时每个劳动力工分分值最高仅0.5元左右,最低为0.08元;人均分配口粮年约300斤左右。改革开放后,集体经济收入大幅提高。2021年底,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达到约7.6018亿元。2021年,村经济总收入6197万元,人均年收入13653元。村民生活随之发生较大变化,住房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人均不足9平方米,提高到2022年的25平方米,出行亦由过去的自行车、摩托车、改换为小汽车。

  教育 清代,黎村有私塾4间。民国期间,20世纪20年代建有新群小学。抗战期间,东莞中学搬往黎村,以新群小学作校舍,时间大约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黎村小学改为公办。改革开放以来,黎村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完善教学设施。2015年,由市、镇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一所占地面积60亩,设施完善的新校舍。在校学生400多人,设12个教学班。从2010年至2021年,黎村相继有400名学生考入大学,其中本科生184人,专科生306人。

  文化体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黎村有粤剧班1个,人数近20人,配有乐器和服装,可演出很多整套剧目,经常受邻近村、镇以及惠阳等地邀请演出。有舞狮队1个,武术馆2个。另龙舟2条,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于潼湖、麻湖塘比赛。20世纪50年代,舞狮、龙舟、武术均取消,粤剧班则一直到60年代初解散。

  “文化大革命”中,黎村建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下设6个片队宣传组。70年代初解散。1978年,恢复建立粤剧班,两年后解散。之后,随村民生活的改善,群众的文化体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到2022年,村内有图书室1个,展览室、文化娱乐室、老人文化活动中心1个。

  文物古迹 在黎村旧围有建于明末的古民居,分布在淡轩罗公祠的左、右后方,现存较完好的100多间。另外,村南崖山还有崖山摩崖石刻、崖山谭仙圣庙、村内有罗氏宗祠、胜满罗公祠等遗迹。1993年6月,崖山岭被列为市级森林公园。1999年8月,发动各界人士捐资重建谭仙圣庙,并增建鸿兴亭、观音庙、飞云阁、八角亭等景点。罗氏宗祠于2021年被评为市级文物。

  电话:0769-87761107

提示:您已离开视窗区6
中国东莞谢岗街道栏目_中国东莞谢岗街道栏目
提示:您已进入视窗区14,本区域含有4个链接,按下Tab键浏览信息
版权所有: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提示:您已离开视窗区14
拼音 简体
重置
声音开关
声音开关
语速
语速
阅读方式
阅读方式
配色
配色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说明
更多服务
读屏专用
退出服务
导航区 ALT+1
视窗区 (15) ALT+2
交互区 ALT+4
列表区 ALT+5
正文区 ALT+6
服务区 AL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