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第三轮全国重点军用饮食供应站名录的通知》,这是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以来首次组织全国重点军供站评比,东莞军供站名列其中。
近年来,东莞军供站在东莞市委、市政府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坚强领导下,始终牢记“为部队服务、为国防建设服务”的宗旨,紧盯部队需求,深入推进军供站现代化建设和军供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着力构建“四化”(准军事化、机械化、信息化、社会化)军供保障模式,为东莞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贡献了力量。
“平战结合”,统筹推进军供保障工作。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军供工作,把军供工作纳入双拥工作和国防动员的全局同步规划部署,着力构建“平战结合”的军供保障指挥协调工作机制。“平时”在市军供工作领导小组的主导下,充分调动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企业等力量共同参与军供保障工作,近四年投入400多万专项资金用于军供站现代化建设和军供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并审议通过了《东莞军供应急保障预案》等一系列应急保障方案预案,扎实做好军供保障准备工作;“战时”由分管副市长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靠前指挥,统筹指导军供站圆满完成各项军供保障任务,年均完成军供保障任务近2万人次,军供保障工作质量得到深圳军代室和部队官兵的一致认可,先后获得多个部队赠送的锦旗和感谢信。
“紧盯需求”,全面提升军供保障能力。坚持以传承守正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只要部队提出需求,即想方设法提供军供保障服务。一是坚持高品质的饮食供应,创新推出“点餐式”服务,结合各地部队官兵饮食习惯和东莞特色,提供50多个菜式供部队官兵自由组合,从以往的“被动式套餐”变为“主动式点餐”服务,努力打通服务部队官兵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了部队官兵想吃什么就做什么。二是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与驻地图书馆合作共建军人读书角,提供各类书籍3000册并常态化更新,还新建了军人电子阅览室,从线上线下全方位满足部队官兵精神文化需求。三是改善官兵居住环境,改造部队休息厅,新增床位600个,并配备中央空调系统和影音播放系统,为部队官兵提供更优质的住宿体验。四是利用“互联网+”提升军供保障效率,构建了东莞军供应急保障信息化指挥平台,整合道路交通、实时天气、保障点信息和食材溯源等信息,基本实现军供应急保障需求实时可知,保障行动实时可视,保障效能实时可显的信息化指挥目标。
“突出特色”,夯实军供保障事业发展基础。始终秉持“一切为了兵,为了兵的一切”的保障理念和“厚德务实”的东莞精神,着力打造“军人驿站、温馨港湾”这个军供特色品牌。首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强化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和争创“六个模范”(拥军支前、练兵习武、军供保障、开拓创新、遵规守纪、勤奋务实)活动,带动群众向党员看齐,激发为军服务热情,凝聚全站力量共同完成军供保障工作。其次突出文化建站,将一楼集结大厅改造为双拥及国防教育展厅,营造极具军旅特色的军供文化氛围,让部队官兵走进军供站就像回家一样亲切,感受到浓浓的兵味,也让全站工作人员时刻接受军旅文化熏陶,牢记为军服务使命。再次深化军民融合,与东莞市南二社工服务中心等机构合作,共建一支包含心理咨询、中西医疗、车辆维修、餐饮制作等社工人才的应急军供保障队伍,动员社会力量全方位满足部队保障需求。
下来,东莞军供站将对照全国重点军供站的工作要求,认真谋划东莞军供工作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升级改造军供厨房,优化军地联动协调机制,创新军供社会化保障服务体系,助推东莞双拥工作在“双万”新起点上高质量发展。
东莞市民政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开普云 ICP证号:粤ICP备05047851号
![]() |
|
地址:东莞市莞城区汇峰路一号汇峰中心H座4、5楼 电话:0769-22832510 邮箱:dgmzj@dg.gov.cn 邮编:523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