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牛墩镇上合革命烈士纪念碑
注:凡打★项为必填项,其他为选填项。
代码 | 别名 | ||||||||||||||||
标准名称 ★ | 上合革命烈士纪念碑 | 简称 | |||||||||||||||
图上名称 | 图名图号(年版) | 东莞市06-49-036-C(2002) | 比例尺 | 1:50000 | |||||||||||||
罗马字母拼写★ | Shang HeGeMing LieShiJi NianBei | ||||||||||||||||
地名读音 | 通名罗马字母拼写 | ||||||||||||||||
少数民族语书写 | 语种 | ||||||||||||||||
使用时间 ★ | 命名时间 | 密级 | |||||||||||||||
设立年份 | 废止年份 | 标牌个数 | 高程(米) | ||||||||||||||
东经 | 至东经 | 北纬 | 至北纬 | ||||||||||||||
坐标系 | 测量方法 | 类别名称 | 纪念碑 | ||||||||||||||
全宗号 | 案卷号 | 目录号 | 是否规划 | ||||||||||||||
分类号 | 类目名称 | 类目代码 | 规划时间 | ||||||||||||||
地名含义★ (解析该地名的缘由,主要解析专名的意义) | 为纪念1945年在该村牺牲的东江纵队战士和村民兵,在上合村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故名 | ||||||||||||||||
历史沿革★ (描述该地名的创建及发展历程,例如时间、规模、重要事件等) | 1943年至1945年间,东江纵队(俗称老模),在我上合区望角村开展武装斗争,敌伪探得黎明的水乡中队住札在望角村。于1945年农历三月十二日早晨突然向望角村民发动进攻,该中队及望角村民奋起反抗,战斗从早上八点一直打到下午四点多钟,望角村民也积极参加战斗,村民担水、送饭、运子弹、抬沙包、救伤员,军民团结英勇战斗,在战斗中,东纵一名姓攀的同志和望角村民兵陈胜邦、陈礼容等同志英勇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给予上合老区人民很大的名誉和关怀。于1967年4月在望角村西建立了革命烈士纪念碑。199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上合村委会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区。 | ||||||||||||||||
地理实体描述★ (描述该地名的方位、四至、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 | 位于市城区12.3公里处的望牛墩镇上合村望角革命老区村庄北面,望角中下坊王洲围。纪念碑座东向西,东至路,南至厂房到大海,北至东莞亨达混凝土有限公司。为水泥红砖结构,碑高3.8米,占地面积1740平方米,建筑面积338平方米。碑文用红漆油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清晰威严红色大字,纪念碑的建成,对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先烈遗志教育全体人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我镇人民团结一致,奋发向前,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起着重要作用。 | ||||||||||||||||
多媒体信息 |
| ||||||||||||||||
其他信息 |
| ||||||||||||||||
资料来源及出处 | 《东莞市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成果册》,东莞市志(1979-2000),东莞年鉴2011及调查资料 | ||||||||||||||||
备 注 | 表中部分数据取自《东莞市统计局2010人口经济普查资料》 | ||||||||||||||||
登记时间 ★ | 2011年11月22日 | 登记人★ | 陈福弟 | 登记单位★ | 上合村村民委员会 | ||||||||||||
类型 ★ | 纪念地 | 管理单位★ | 上合村委会 | ||||||||||||||
联系地址 | 上合村村民委员会 | 联系电话 | 888***** | ||||||||||||||
人物或事件★ | 1945年3月牺牲的东纵攀同志和望角村陈胜邦、陈礼容烈士 | 保护级别 | |||||||||||||||
所在(跨)行政区★ (以镇为单位) | 望牛墩镇 | ||||||||||||||||
登记人电话 ★ | 8885**** ,137******** |
东莞市民政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开普云 ICP证号:粤ICP备05047851号
![]() |
|
地址:东莞市莞城区汇峰路一号汇峰中心H座4、5楼 电话:0769-22832510 邮箱:dgmzj@dg.gov.cn 邮编:523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