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全国第13个“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减少噪声保护听力”。医生提醒,汽车鸣笛声、KTV里的音响声、MP3里的音乐声等过大都会“伤耳”,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应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防止噪声“偷走”听力。
近年来,因环境噪声污染导致听力受损甚至耳聋的病例越来越多,相关数据显示,致聋病因噪声仅次于衰老,约占37%。医生介绍,其原因除了工作压力大、突发感冒引起血管痉挛、耳朵缺血、突发性耳聋外,有相当部分年轻人是因为频繁使用“带电”物品,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其中,长时间打手机、待在KTV房间中、常用耳塞危害最大。
塘厦医院耳鼻喉科劳国光主治医师告诉记者:青少年常见的就是经常戴耳塞来听歌,耳塞音量会调的比较大,这个音量过高也会成为一种噪音,将不自觉对耳朵产生一定的危害。
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医生提醒,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健康用耳,还要重视耳鸣、耳发闷、头晕等听力可能受损的早期信号。
劳医师还说:减少噪声对耳朵的危害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远离噪声源,比如经常佩戴耳机时间就不要超过1小时,因为高强度的声音不断撞击耳膜,就会造成耳蜗毛细胞的损害造成听力下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