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潮流东莞·起舞2023——歌曲《新昌鼓》发布会在石龙中山路举行。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石龙镇党委书记陈庆松,石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亚鹏,以及东莞日报、东莞广播电视台、东莞市政府新闻办、东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莞市文化馆主要负责人等出席活动,石龙镇有关单位负责人等参加活动。
百鼓齐鸣展现潮流东莞精气神
发布会上,小朋友们带来了动感十足的少儿街舞醒狮表演《瑞兽》,正式拉开发布会的序幕。融合了街舞元素的醒狮表演让人耳目一新,传统与潮流碰撞,充分体现了东莞潮流文化新活力。
随后,领导嘉宾共同上台击鼓,标志歌曲《新昌鼓》正式发布。据了解,《新昌鼓》灵感取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石龙新昌鼓制作技艺”。经过传统技艺层层打造的新昌鼓,鼓音浑厚又不失质朴,体现石龙气韵,传递石龙“镇能量”,让更多人感受石龙的文化魅力之声。
一鼓作气,百鼓齐鸣。石龙三中学生代表团带着100个新昌鼓来到发布会现场,用昂扬击鼓的雷鸣之势奏响东莞文化强市建设最强音。这100个新昌鼓,皆诞生于石龙老街的新昌鼓店,被送到东莞的各个镇街,如今又重新回到了它们的诞生地,共同致敬百年不灭的传承。激昂的鼓声顿时响彻石龙老街,引得群众鼓掌喝彩,热闹景象让骑楼街景“火”起来。
交流碰撞探寻《新昌鼓》背后故事
“执新昌念万物,谈笑剑气诗书。”“众志成城开门户,生生不息成沃土。”……由不也乐队创造的歌曲《新昌鼓》节奏铿锵有力、唱词雅致深远,不仅把石龙新昌鼓的百年故事娓娓道来,更融入了现代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点,充分展现本土传统技艺的时代气息,形成非遗“新潮流”。
“新昌鼓的‘新’是创新,‘昌’是昌盛,‘鼓’是一鼓作气、掷地有声。”据不也乐队介绍,在他们心中,新昌鼓就是力量的代表。“鼓又是众多乐器中的‘定心鼓’,而新昌鼓则是鼓中的‘定心鼓’。”如今,非遗的传承与传播都需要用更年轻、潮流的方式表达。因此在歌词的创作中,他们一方面汲取石龙的拼搏精神和潮流东莞的精气神,另一方面希望用这首歌激励听众“鼓”起勇气,永远信心满满地面对生活。
东莞制鼓技艺历史悠久,其中以“石龙新昌鼓制作技艺”最为有名。石龙新昌鼓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叶浩和现场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坚守传统,一心做好鼓、做好人的故事。“用‘鼓’的精神,创新地做好做强企业,为本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名誉副会长,石龙镇工商联(商会)名誉会长叶惠棠,从个人爱好与事业方向出发,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如何通过艺术手法表达人文精神。
石龙新昌鼓经历了数代人的传承,以精致细腻的手工制作闻名,鼓的选材、制作到成型等一系列工艺都保留了其传统技法。鼓型精美大方,音色响亮,经久耐用。据悉,“石龙新昌鼓制作技艺”于 2010 年入选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5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坚守传承石龙持续激发非遗新活力
目前,石龙镇拥有10项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石龙历来十分重视保护非遗文化,通过在挖掘中传承、在传承中活化、在活化中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化、文化现代化,努力打造更具特色魅力的文化名镇。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本土传统技艺,石龙镇多次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墟市、骑楼商埠文化节等宣传活动,并在此类活动中大力推广石龙镇非遗代表性项目,积极开发石龙非遗手信、非遗笔记本等文创产品,推动非遗代表性项目“走进”千家万户,让非遗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如今,饱含匠人拼劲与时代生命力的《新昌鼓》,承载着城镇历史文化底蕴和城市活力创新发展,从东莞石龙出发,歌唱东莞生活,传播再创佳绩的决心。接下来,石龙将不断发掘更多非遗资源,努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物资源和非遗代表性项目,进一步提升古镇文化张力,不断更新时代精气神,为建设“精致石龙、魅力名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定的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