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是著名的“举重之乡”,为弘扬举重运动精神,进一步推动宣传我国举重事业发展成果,中国举重协会特批准石龙筹建中国举重博物馆。7月13日,中国举重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汇报会在石龙镇政府会议室举行,有序推进中国举重博物馆的筹备建设。
东莞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董红肯定石龙筹备工作。镇党委书记梁寿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亚鹏,镇党委副书记张彤飚等镇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会议还邀请了中国举重博物馆方案设计团队及专家参加。与会人员围绕中国举重博物馆设计方案发表意见和建议。
1984年,石龙镇被广东省政府授予“举重之乡”的殊荣,这里曾走出了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举重运动员陈镜开、第一个在奥运会上为中国赢得举重金牌的曾国强。从这里走出去的运动员先后打破世界纪录19次,29人次获世界冠军,在世界举坛书写下了一个个传奇,推动着石龙举重运动的蓬勃发展,培育一批又一批举坛名将。一直以来,石龙镇政府十分重视体育事业发展,近3年来,石龙举重运动员在全国性举重比赛获6次冠军,输送到省队运动员7人。
据悉,中国举重协会2010年批准同意石龙建设中国举重博物馆。近年,石龙镇正式启动中国举重博物馆的筹备工作。该馆设计方案目前还在进行深化设计当中,项目占地近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位于石龙镇老城区核心位置,为原石龙业余体校,这里是石龙众多举重名将曾经练习举重的地方。
根据设计方案,中国举重博物馆基于最大限度保留历史建筑及历史信息,结合现代博物馆功能需求,打造出举重文化发展和教育新场所。目前已征集到2000多件(套)举重运动文物和展品。
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对中国举重博物馆进行设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一致认为中国举重博物馆整体改造要与周围整体达成风貌和谐。同时,他们也指出,要以沉浸式体验充分展现出我国及石龙镇举重运动员奋勇拼搏的精神。
董红表示,中国举重博物馆计划将原石龙体校改建而成,这个选址很好,既保留石龙人关于举重的记忆,又具有意义,希望该馆的整体要体现出历史风貌,要求设计单位的方案要充分考虑实用性,结合实际需求优化布局做好空间流线处理。
梁寿如感谢各方对石龙建设中国举重博物馆的支持,要求我镇各有关部门要全力配合中国举重博物馆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确定项目时间节点与要求,确保建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相关链接:
石龙不但是举重之乡,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博物馆之城建设中,深挖文化资源,建起了石龙博物馆、举重博物馆、奇石馆、明清家具馆、东征博物馆。其中,建于2006年的石龙举重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座举重博物馆,充分展现了石龙作为“举重之乡”的力量。
现正在筹建的中国举重博物馆的选址就是原石龙业余体校,这里曾走出不少世界冠军。石龙业余体校是在陈镜开的哥哥陈枝组建的石龙举重队基础上成立的。石龙在1961年正式兴建石龙业余体校,设举重、游泳、篮球三个专项,后专攻举重。1973 年,政府斥资在人民广场北侧建新体校大楼,内有560平方米功能齐全的课室和1300平方米的训练场,校内配置了宿舍、保健室、食堂等。1980年,在石龙业余体校建举重馆和1362平方米的训练房。2003年,石龙镇政府在石龙体育馆旁建起新的,占地1353平方米,建筑面积2809.5平方米,楼高五层,课室、宿舍、办公室一体的石龙业余体校,开设从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课程。原石龙业余体校校址曾一度为石龙职业学校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