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ico
ico
筑牢防灾减灾防线!东莞召开全市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
中国东莞政府门户网站      2022-05-31 11:00:06  来源: 东莞阳光网
【字体:

  5月19日,在收听收看全国全省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东莞召开全市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省会议精神,部署东莞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副市长叶葆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要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要做到“快”“准”“知”“防”。要进一步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要加快东莞智慧气象综合防灾保障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推进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要认真落实《东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工作指引,压实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防御主体责任,夯实我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要加强生态文明气象服务、民生气象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应急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东莞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发生频繁。影响东莞的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高温、强对流(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雷电等气象灾害及其产生的次生、衍生灾害的危害。其中,前汛期(4-6月)主要防御暴雨,后汛期(7-9月)主要防御台风。根据气象记录,我市最大日降雨量为545.4毫米,出现在1981年7月1日;1小时降雨量极大值为176毫米,出现在2010年5月7日;3小时降雨量极大值为351毫米(超过2021年郑州3小时最大降雨量333.2毫米),打破全省3小时雨量记录,出现在2020年5月22日,致城市内涝积水深度超2米。当前,我市极端天气呈现出的类型更多、频率更高、突发性更强。作为拥有万亿GDP和千万人口的“双万”城市,气象灾害容易带来叠加效应和放大效应。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关键之年,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下来,东莞市气象局将全面检查我市防御应对重特大气象灾害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认真吸取郑州特大暴雨灾害教训,按照国家发改委确定的深圳“31631”模式,加强短临预报预警能力,统筹做好全年防汛防台抗旱、重大活动保障与常态化疫情防控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加快东莞智慧气象综合防灾保障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升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推动《东莞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立法出台实施,根据《东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健全市镇两级气象灾害防御指挥体系,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市、镇、村三级应急联动机制。开展全省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示范镇建设,压实镇街气象灾害防御责任,提高气象灾害防御“强响应”能力。



附件:

相关附件
媒体报道
音频视频
文件
部门解读
图解类
新闻发布会
访谈
其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主办单位: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东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