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西部协作的教育乐章中,一场跨越山水的送教交流活动于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沿河、松桃两县特殊教育学校奏响。东莞市残联派出3名特殊教育教师到铜仁市沿河、松桃两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送教活动。本次活动以深化东西部协作为宗旨,为特殊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促进两地教师携手共进,共同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
29日上午,东莞市残联何宝莺、黄俊仙、辛丽芳等3名特殊教育教师来到沿河特殊教育学校开启送教活动。在启动仪式上,沿河县残联理事长黎元洪、教育局领导杨海燕、沿河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东相继发表讲话,他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强调东西部协作在特殊教育领域的深远意义,希望通过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特殊教育的新路径,为特殊儿童带来更优质的教育服务。随后,东莞老师深入班级听课,课堂上老师们的教学方法各具特色,孩子们积极参与,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课后两地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教学心得,探讨教学方法。
下午,东莞老师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在特殊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着重分享了送教上门工作经验,并前往送教上门学生家庭开展示范教学。在送教孩子的家里,东莞老师与学生耐心互动,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并强调送教是教孩子,重点是教家长,只有家长懂得教导孩子的方法,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示范送教给沿河特校老师打开新视角,弥补工作短板。
30日上午,辛丽芳和何宝莺两名老师分别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培智学校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及实施》和《脑瘫儿童语言个别化训练计划与实施》。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个别化教育计划的重要性、制定方法及实施策略,为参会教师提供了专业的指导与借鉴。
下午,辛丽芳老师与沿河特殊教育学校贾兴春、张金泽两名老师依次进行了生活语文和生活数学的展示课教学。辛丽芳老师的《小小嘴巴》生动有趣,引导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贾兴春老师的《好吃的水果》通过实物展示和互动游戏,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张金泽老师的《得数是6的加法》则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课后两地教师再次进行了热烈的课后交流,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点滴收获与困惑。
10月31日至11月1日,东莞市残联3名特教老师到松桃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交流活动。活动中,东莞市残联一行参观了学校并随堂听课,充分肯定县特校的办学特色、发展方向和教师的专业水准。松桃县特校石彦彪与东莞市特殊幼儿中心黄俊仙以《常见的饮品》为题开展“同课异构”教学。黄俊仙老师还以《感觉信息处理》为题作孤独症感统与体能康复课程经验分享。双方老师积极探讨特殊教育理念与经验,在智慧的碰撞中互促互进,共同成长,将活动推向高潮。
此次活动是东西部协作在特殊教育领域的一次生动实践。它不仅为铜仁市沿河、松桃两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带来了前沿的教学理念和实用的教学方法,也为两地老师搭建了一座友谊的桥梁,在交流中共同成长。在东西部协作的大框架下,特殊教育之花将在两地绽放得更加绚烂,为更多特殊儿童照亮前行的道路。
活动后的反馈: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