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厚街幼儿园内经常传出稚嫩的厚街话童谣。依托80%本地师资优势,厚街幼儿园积极构建“全年龄段浸润式”粤语教学体系,让特色文化教育成为学前教育新亮点。
上午9时,大一班教室里,孩子们正用粤语演绎《数字儿歌》,稚嫩的发音中透着地道韵味。据介绍,厚街幼儿园通过“三阶浸润法”和角色扮演、节庆活动等场景化教学,让儿童在幼儿园阶段,自然掌握500多个厚街话及粤语词汇。
厚街幼儿园园长杜小芹说道:去年开始,小班孩子们就开始接触本土的厚街语言,我们同时也在推广粤语。小朋友从刚开始的词汇开始,慢慢地到学说句子,到现在孩子们读儿歌、唱粤语歌,一路循序渐进地学习,孩子们在学习当中,都收获了很多家长的赞誉。
据介绍,有家长用短视频记录小朋友用厚街话介绍红薯糖水的制作过程,获3万点赞。超六成家庭自发组织“粤语角”,跟孩子们用厚街话互动。
厚街幼儿园大一班 庞栩淇说道:我和爷爷奶奶在家里讲厚街话。
厚街幼儿园大一班 叶楷熙说道:我喜欢讲厚街话
随着“90后”本地教师群体崛起,方言传承正从“抢救性保护”转向“创新性发展”。教学过程中,该园还组织退休教师、本土妈妈团构成的“方言智库”微信群,协助老师开展方言普及课程。
杜小芹说道:我们厚街幼儿园,本地的老师占了80%以上,所以我们现在是每个班级都有本地的老师。
厚街幼儿园大一班班主任黄海茵说道:每一次的粤语课堂,小朋友都很感兴趣,和我一起去学粤语和厚街话,学起粤语来有模有样。同时,我和小朋友都很喜欢用厚街话来沟通,这样可以让小朋友更好地欣赏粤语文化。
相关附件
媒体报道
音频视频
文件
部门解读
图解类
新闻发布会
访谈
其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