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很享受购物的过程,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好吃的东西,那就更开心了。
但不知道大家在购买的过程中,会留意什么信息呢?
包装设计?
风味?
成分?
生产日期?
保质期?
生产厂家?
促销活动?.....
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增加了“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其中“会看标签”是希望大家在购物前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都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这两个国家标准的规定来制作,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除外。
消费者借助食品标签来选购食品,通过观察标签的整个内容,了解食品名称,了解其内容物是什么食品,是由什么原料和辅料制成的,营养价值以及生产厂家和质量情况等。
生产者和经销者通过标签来扩大宣传,让广大消费者了解企业和产品;同时,不同生产企业以自己特有的标签标志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防其他假冒自己的标签食品。
那么,标准的食品标签应标明哪些内容?
1.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
2.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3.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4.贮存条件;
5.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6.产品标准代号;
7.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辐照食品、转基因食品、营养标签、质量等级等;
8.推荐标示内容:批号、食用方法、致敏物质。
其中,有几个点值得大家注意的
1.配料表
当我们明确要买哪种食品后,有多种品牌选择,此时我们可以对比下同种食品不同品牌的配料表。
咖喱A、B品牌(图源网络)
配料表中的各种配料是按照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序的,加入量低于2%的配料可以不按含量排列,也就是说,越排在前面的含量越高。同类产品相比,配料表越简短越好,所以,你知道选谁了吗?
2.营养标签
随着营养知识的普及,大家也越来越关注食品的营养价值,除了营养成分表以外,标签上还有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营养成分表是预包装食品标签上采用三列表形式标示的营养成分含量表,说明每100g(或每100ml)食品提供的能量以及蛋白质、脂肪、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糖、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
营养声称是对营养成分含量水平高或低、有或无的说明。如果食品中某营养素达到了一定限制的条件,预包装食品做出某营养素来源或含有、高或富含、低含量、无或不含的含量声称,如高钙、低脂、无糖等;或者与同类食品相比的优势特点,比如增加了膳食纤维,或减少了盐用量等。这些可以很好地帮助选择食品。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3.过敏物质
过敏的朋友还需额外注意食品标签上标注的过敏原。我国在包装上必须标注的致敏物质有:含有麸子的谷物及其产品(小麦、黑麦、大麦、燕麦、斯佩耳特小麦或它们的杂交品系)、甲壳动物及其产品(如:虾、龙虾、蟹等)、鱼及其产品、蛋类及其产品、花生及其产品、大豆及其产品、乳及乳制品(包括乳糖)、坚果及其果仁制品。
食品标签是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也不得以直接或间接暗示性的语言、图形、符号导致消费者将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
加工食品在膳食中的比例日渐增大,学会读懂预包装食品标签和营养标签,了解原料组成、能量和核心营养成分含量水平,慎选高盐、高油、高糖食品,做出健康聪明的选择。
参考资料: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
【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