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揭阳普宁市船埔镇的村庄中,青壮年出去打工,一老一小留守家乡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让“空心村”的一老一小生活更好?沙田镇、市委宣传部、市城管局组团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简称“工作队”),用公益图书馆和基础设施建设,点亮村民们的“文艺复兴”路。
2021年7月进驻以来,工作队采用“巩底线、拓内涵”的方针,统筹整合各方资源,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帮扶活动,做好教育帮扶文章 做实乡村“美丽工程”,持续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环境,为乡村振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做好教育帮扶文章
“我们采用‘村委+家庭+学校’的走访形式,有序开展教育帮扶工作,努力解决船埔镇教育资源分散、个别家庭经济困难、教学水平欠缺、教学物资缺乏等问题。”工作队有关负责人表示。
一方面,重点了解船埔镇214户脱贫监测户和实地探访了100多户学生家庭,仔细整理好档案资料。另一方面,通过与当地干部、校长、老师的接触交流、对学生走访情况的梳理分析。
针对部分学校教学物资缺乏的问题,协调派出单位及爱心企业为船埔镇捐赠了“爱心路灯”、篮球、校服、图书、电脑设备、助学金等一批物资,累计达81万余元。2023年,沙田镇向船埔镇捐赠了250万元,其中150万元用于船埔中学、黄沙初级中学、船埔小学、梅田小学四所学校的硬件提升。此外,发动沙田镇到普宁市支教老师多次到船埔镇的学校下乡教学。
针对船埔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强和群众文化生活阵地建设不完善等问题,整合多方资源在船埔村、告陂村、吉告村分别建立乡村公益图书馆。据悉,自2022年7月船埔公益图书馆正式开馆以来,日均到馆人数达50多人次,已成为乡村孩子们的学习、阅读的好去处。工作队还以公益图书馆为载体,联合普宁市大学生发展促进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寒暑期支教活动、公益讲座、科学普及等活动,为乡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做实乡村“美丽工程”
告陂村党建文化广场环境好、地方大、路灯亮,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然而,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烂泥地。
工作队入驻后,决定征地建广场,最终征地约1300平方米修建党建文化广场,进行了土地平整、垫层铺设及实施硬底化,添置了健身器材,完善绿化、党建标牌等配套设施。
在船埔镇,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美丽工程”,不仅装点提升船埔镇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还让更多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而其背后,离不开工作队的助力。
一个个驻镇帮扶项目的落地实施,既见证了工作队三年的努力与付出,也见证着美丽乡村的“新蜕变”。开展“照亮学生回家路”项目,协调东莞企业捐赠路灯一批,解决船埔中学师生晚上出行不便的情况;开展“共建美丽圩镇”项目,捐赠环卫车2辆以及清扫保洁器具一批,用于提高镇村保洁效果;开展“绿脉心连心”项目,捐赠苗木一批,用于提高镇主要道路的绿化水平;开展“温暖进家门”项目,捐赠热水器和新式燃气波纹管一批,用于提高船埔镇学校以及帮扶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安全系数……
创建美丽圩镇是推动城乡融合、牵引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三年来,工作队积极配合船埔镇深入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加大环境卫生日常管护力度,努力提升镇村风貌,提高镇村同建同治水平,打造美丽宜居的人文环境。此外,落实帮扶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船埔镇环镇南路(一期)工程建设,建成后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有效缓解镇区交通拥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