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打开新沙南粮油加工制造产业板块_产业特色_中国东莞沙田镇栏目正文页面,本页面是由1个导航区、3个正文区共计4个区域组成,定位到正文区请按Alt加6键,操作帮助请按Alt加问号键。
无障碍
关怀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街镇 > 中国东莞沙田镇栏目 > 走进沙田 > 沙田特色
分享到:
沙田莞草种植技艺入选市级非遗项目
  • 2019-12-21 02:36
  • 来源:沙田报
  • 【字体:    

近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东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沙田莞草种植技艺成功入选。近年来,我镇经过几年试验种植以及加强对传承人种植技艺的保护,莞草种植成为沙田乃至东莞城市旅游文化的名片,深受群众的喜爱。目前,我镇还开辟了莞草种植基地,人工种植莞草,还将规划建设莞草文化园,确保莞草种植技艺得以延续,力争使莞草种植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经济效益能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与莞草结下不解之缘

据记载,清代以前,我镇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只有蛇仔山(阇西山)屹于大海中。随着时光流逝,江河的冲积,至清初才开始出现白坦。此后,人们在西太隆、义沙、稔洲等地筑围造田,逐步吸引一些水上人家(疍家)和番禺、中山、顺德等地农民到沙田定居立村。由于我镇地处咸淡水交界处,适宜莞草种植和生长。

莞草种植技艺,是东莞人世代相传在特定地理环境和特定气候条件下,种植莞草的技艺和文化。我镇地处东江南支流咸淡水交汇处,野生莞草遍布滩涂、河涌,我镇的莞草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清末,陈伯陶主编《东莞县志》“物产中”记载“莞草出厚街桥头沿海诸乡潮田所种”。上世纪5060年代沙田镇从厚街划出,独立为镇级行政辖区,莞草种植盛极一时。当时我镇莞草种植的区域有阇西村、福禄沙村和稔洲村,其中以阇西村种植规模尤为突出,为我镇莞草种植主产区,种植面积达200多亩,鼎盛时期从事莞草种植的农户有150多户。

开展莞草种植编织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传承莞草种植和编织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我镇探索恢复莞草种植,并开展编织手工艺传承工作。除组织具有莞草种植知识的热心爱好者从事专门的种植外,还把莞草破草、晾晒、编织等传统手工艺再次复原,把美术、时尚等元素注入莞草编织工艺中,组织镇“白玉兰”社工开发莞草编织作品,成立莞草“妇创坊”,使莞草这一“活化石”再次展现人们眼前。

我镇还把莞草编织融入学校第二课堂,组织第一小学、中心小学等学校举办了莞草编织兴趣培训班,邀请民间莞草编织艺人开展手艺传承活动,用莞草编织出花瓶、篮子、挂饰、玩具、装饰摆件等手工艺品,并参加全国、省、市相关青少年活动获得荣誉和在相关展览中进行展出。其中,沙田镇第一小学组织的莞草编织荣获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入选广东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建设莞草种植试验基地  打造特色文化展示区

据了解,我镇莞草种植试验基地占地30亩,第一期已经种植面积约15亩。接下来,我镇有关主管部门将在种植基地中进行进一步的布置和完善,把莞草的各种科普知识、种植技艺、编织技艺等建设成科普长廊,并设立专门的莞草编织加工、体验、展览场所,与有关文艺类高校、机构合作对莞草编织技艺进行提升和完善,探索推出系列的莞草文创产品。

同时,我镇还计划把莞草种植试验基地打造成为沙田镇青少年户外拓展、基层党员活动体验基地等,组织开展系列的种植、收割、知识宣传等活动,进一步推动莞草种植、编织的传承。

另外,本莞草种植试验基地还将为我镇今后扩大种植范围提供草种的保障,把莞草种植覆盖到穗丰年湿地公园、相关的河道和公园中,进一步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