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街镇 > 中国东莞清溪镇栏目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环境保护

人居环境整治篇(七)

来源: 本网 发布时间: 2022-07-12

  清溪镇领导率队调研谢坑村乡村振兴工作 全面加快人居环境整治  赋能“智美清溪”建设

  7月11日,清溪镇委书记叶锦锐率队到谢坑村调研督导乡村振兴工作。清溪副镇长蔡运洪及党政综合办、城管分局、农林水务局等相关负责人一同调研。

  座谈会上,叶锦锐一行详细听取了谢坑村实施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

  今年初,清溪镇打响了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谢坑村在镇委镇政府的引领下,职能部门和村委两级联动,协力攻坚克难,大刀阔斧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将杂物垃圾堆积、水沟积水发臭、墙体残旧的旧村打造成干净、整洁、有序、美丽的乡村,尤其是岑屋围、新围两个村小组的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叶锦锐对谢坑村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他希望谢坑村继续强化党建引领,积极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继续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村民全面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赋能“智美清溪”建设。

  叶锦锐要求,要做好规划设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和系统工程,要认真对标先进经验和标准,积极“引智”借力做好乡村振兴的整体和近、中、长期规划设计,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真正满足“一张建设规划蓝图”,切实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相得益彰;同时,要综合发挥谢坑村的地理区位和交通优势,加强村内道路的规划和对接,进一步实现互联互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要注重提升品质。人居环境整治不能满足于“干净、整洁、有序”这个最基本的要求,而是要注重品质、内涵和品位的审美追求,结合客观环境,因地制宜,围绕乡村振兴着力打造一批亮点、特色和精品工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铸品质”,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要注重发展经济。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要把产业振兴、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工改工”“城市更新”等项目,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真正让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吸引高端产业和高素质人才的助推器,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会前,叶锦锐一行还到谢坑村新围、老围等老村旧村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并为村乡村振兴、人居环境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叶锦锐要求,要因地制宜推进小公园、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四小园”建设,同时结合实际,增加停车场等设施建设,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谢坑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乡村建设越来越美;要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长效管护机制,让人居环境整治从“一时美”成为“时时美”。

  

  刘嘉俊: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创建美丽宜居家园

  刘嘉俊现为清溪社区的一名“两委”干部。自清溪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刘嘉俊勇于担当,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与社区工作人员勠力同心,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助推清溪社区进一步向美丽宜居幸福社区迈进。

  清溪社区位于清溪镇中心区,下辖11个小组,常住人口近5万人,辖区内有餐饮企业100多家,大型综合超市5家,各种业态的社区商业网点星罗棋布,辐射周边近8平方公里,消费人口约8万人。由于商业主体多,人员密集,清溪社区的人居环境整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全面实施社区垃圾清零行动。自清溪镇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攻坚战以来,刘嘉俊带领工作人员,迅速整改镇巡查暗访反馈的问题,对容易堆积垃圾杂物的区域进行重点监管。此外,刘嘉俊还以抓整治促提升为方向,抓督查重奖罚为手段,对清溪社区垃圾堆积问题进行全面自查,实施社区垃圾清零行动。目前,清溪社区7个村及中心街道,近15余名保洁员全天在岗,保洁长效机制运转顺畅,社区环境卫生实现了常态化管护。

  作为清溪镇“美丽圩镇”建设的中心社区,清溪社区人居环境整治承担着重大责任。刘嘉俊在“两委”干部的支持下,将黄屋小组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促进全社区人居环境提档升级。目前,黄屋村小组已完成垃圾清理,下来计划用麻石铺装巷道、增设特色牌楼、修复祠堂等,把商业区、旧村、中心农贸市场等接连起来,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将黄屋老村打造成类似“清溪圩”的网红点,让黄屋老村焕发新的生命。

  在工作中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在整治刘屋市场旁一处圈养家禽问题时,考虑到屋主体弱多病、生活困难,刘嘉俊发动村干部买下了全部家禽,解除了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在落实各项整治措施的同时,刘嘉俊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带动群众自觉爱护身边环境,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村包组、组包户及门前“三包”等长效管理机制,突出治管并重、标本兼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目前,清溪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共出动589人次,投入资金7万元,整改镇巡查暗访反馈问题412处。社区人居环境有了极大改善,许多来社区办事的群众说:“清溪社区环境改变了好多,到处都变得很干净,看上去美观整洁多了。”这大概就是群众对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最大的认可。

  

  杨建伟:“拼”字当头  确保人居环境持续向好

  杨建伟现为重河村“两委”干部,分管城管、环卫、治保、综治、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他勇于担当,率先垂范,以“干”字当头,扎扎实实投身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力促重河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向好。

  重河村位于清溪镇中心区,总面积约8.4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约1万多人。由于旧村及废品站数量较多,且旧村一直缺乏环卫巡查和管理,村内长期面临着乱倒垃圾的“老大难”问题,重河村垃圾清理工作量位居全镇前列。面对困难,杨建伟没有丝毫退缩,立足实际,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突破困局,强化队伍。此前,重河村在全镇人居环境督导问题整改率排名中多次垫底。杨建伟通过党建引领,把强化村工作人员和党员队伍作为抓手,通过完善制度、交心谈话等方式,“唤醒”党员群众的创先争优意识,为重河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重河村在全镇人居环境督导问题整改率排名中名列前茅。

  稳步推进,先礼后兵。整治期间,杨建伟亲自带队向村民发放整改通知,告知村民自家房前屋后要“扫干净、摆整齐”,并给村民时间期限整改,在期限内未整改的将强制清理。杨建伟坚持以先礼后兵的方式,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促进了全村农村人居环境的大变样。

  打造亮点,示范先行。杨建伟首先集中整治杨梅岗村小组,全面清理积存垃圾,乱堆放、黑臭水沟后,迅速实施地面硬底化、“四小园”改造以及明沟改暗渠等工作。通过示范引领,杨建伟成功推动打通了重河村多条“断头路”,把具备条件的闲置土地实施硬底化,转变成停车场或道路,实现效益最大化。目前,重河村已翻修老旧围村村道600余米、硬底化闲置置地块2000平方米,预计增加停车位60个,有效缓解了困扰居民多年的停车难问题。

  截至目前,重河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共计出动工作人员200人次,出动机械设备157辆次,投入经费127万元,清理垃圾1413吨,整改问题558个。其中,城乡环境类509个,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类39个,危旧农房类2个,三线类8个。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的幸福感不断提升。“能让村容发生可喜的变化、让群众得到看得见的实惠,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将继续用滴水石穿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党的‘形象指数’。”谈到重河村今后的发展,杨建伟自信满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