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街镇 > 中国东莞清溪镇栏目 > 文旅清溪 > 文化惠民 > 文艺活动

张松鹤艺术与文献展暨学术交流会在清溪举办 助力清溪“雕塑之乡”建设 不断丰富东莞人文精神内涵

来源: 本网 发布时间: 2022-09-30

  DSC07706_看图王.jpg

       9月28日,“烽火铸忠魂——张松鹤艺术与文献展”暨学术交流会在清溪镇文化服务中心正式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0月31日,共精选了100多件张松鹤雕塑原作、书画和相关珍贵历史文献进行展示,其中包括首次亮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日游击战》四幅草图原件等重磅作品。

  本次活动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清溪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东莞日报社承办,北京画院、北京鲁迅博物馆、岭南美术馆等单位及张松鹤家属大力支持。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满堂,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国锋,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炳球,清溪镇党委书记叶锦锐,清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沈志攀,东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张树坚,东莞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黎树根,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彤飚,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三级调研员李粤梅,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中国成都青铜艺术研究所所长霍季民等嘉宾、专家及张松鹤亲友参加开幕仪式。

DSC07722.JPG

微信图片_202209282028021.jpg

  市有关单位领导、清溪镇领导班子成员,清溪镇各单位代表,退休老干部代表,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以及清溪文联各协会代表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推动清溪加快建设“雕塑之乡”“文化大镇”

  今年是张松鹤诞辰110周年,清溪镇以此为契机,围绕“融合先锋、智美清溪”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追求,紧跟“思想引领+文化供给”的主线,聚焦我市红色文化、莞邑文化等“七大文化”,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深挖“松鹤精神”,并初步形成以之为代表的清溪城市精神内涵,助力清溪“文化大镇”“雕塑之乡”建设,丰富东莞的历史人文精神谱系,从而提升东莞城市形象,助力文化强市建设,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叶锦锐表示,本次活动正是清溪镇立足红色文化和莞邑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响应东莞建设“文化强市”,推动清溪厚植文化底蕴,增强文化底气,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举措。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人认识清溪、结缘清溪、关注清溪,对清溪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助力清溪不断擦亮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品牌,推动清溪加快建设“雕塑之乡”“文化大镇”。

  “松鹤精神是东莞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莞‘七大文化’的重要内容,举办本次活动正是积极推进文化建设,以文化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在致辞中,李粤梅表示,希望清溪镇和其他镇街,围绕“七大文化”“四张名片”等重点,坚持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争当打造文化强市的践行者、排头兵,助力东莞建设与城市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城市文化,为增强千万人口的进取心、归属感,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打造更多平台载体和响亮品牌,为推动东莞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张松鹤幼子、雕塑家张方现场分享了张松鹤在革命艺术生涯中经历的许多感人事迹。他希望本次活动的举办,既能够传承家父毕生为之奋斗的雕塑艺术文化,也助推清溪打造“雕塑之乡”“文化大镇”,丰富东莞的历史人文精神谱系,提升东莞文化形象。

  众多创作原稿、书画、文献首次亮相

  进入清溪镇文化服务中心一楼,恩格斯、列宁、鲁迅等人的铸铜塑像伫立在大厅中央,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日游击战》、清溪革命烈士纪念碑《抗日烽火》、惠州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浮雕《解放凯歌》等张松鹤作品布画,再次将观众拉回了那个烽火连天、激情燃烧的革命年代,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雕塑大师张松鹤艺术与革命的“传奇”生涯。

  展览精选了张松鹤最具代表性的100多件雕塑原作、设计图稿、绘画和相关珍贵历史文献。

  展览主展厅设“早年的革命与艺术”“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书画东江故园情”三个单元:分别展出了张松鹤革命文献及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版画及速写作品;张松鹤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创作的重大历史题材雕塑作品及相关文献;张松鹤晚年书画作品及东江纵队主题雕塑文献。

  “本次展览从展品质量来看,是近二十年来张松鹤作品展中最有学术价值的一次。其中展览将首次展出《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日游击战》四幅草图原件,向公众展示了张松鹤先生反复构思、推敲浮雕创作稿的全过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秘书长赖志强说,展品中还有20世纪40年代他创作的大批写生画稿和手书刻印的革命文献原件,具有很高的艺术与历史价值。此外,代表性作品如鲁迅浮雕(《鲁迅全集》第一、三版封面)、东江纵队主题雕塑原稿等多个重磅原作亦同堂展出。

  “展会整体很丰满、成系统性,展出了许多新的文献材料。这对张松鹤研究是一次促进,也是一次有力的补充。”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鲁迅研究月刊》主编黄乔生观展后说,这次展会弥补了过去人们对张松鹤在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学习期间认识的空白。事实上,这段时期的经历对张松鹤其实十分重要,不仅培养了其艺术素养,而且在这个时期还结认了陈烟桥等“新兴版画运动”的参与者,得到了鲁迅先生间接指导,这也决定了他以后的艺术方向。

  黄乔生说,“随着抗战开始,他携笔从戎。在战争中得到淬炼,他很多战友都牺牲,他把对战友的情感融入在他创作的作品,使得他的作品很多都成为了经典。”

  张方说:“父亲晚年就是想用自己的艺术作品来歌颂为共和国为解放为民族独立献身的英雄和战友们。我作为后人,感激家乡的政府和亲人对他的厚爱,希望把他的精神和艺术能够在故土传承下去,为家乡的文化建设作贡献。”

  “英雄祖国英雄树,唯慕英雄画英雄。”他在民族于危难时投笔从戎,亲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华南抗日游击战、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时,重拾雕刀画笔,塑造人民领袖形象、刻画共和国英雄……这就是新中国雕塑事业奠基人张松鹤(东莞清溪人,1912.10.10-2005.7.28)的精彩人生,如同一个大写的“传奇”。

  

  张松鹤艺术与文献展学术交流会召开  为东莞文化强市和清溪“雕塑之乡”建设建言献策

DSC01943_看图王.jpg

  9月28日上午,烽火铸忠魂——张松鹤艺术与文献展学术交流会在东莞市清溪镇文化服务中心一楼影剧院举行,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四川广汉市青铜工艺研究所所长霍季民,北京画院专职画家金连经,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顾问王光胜,著名雕塑家、张松鹤后人张方,本次展览策展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秘书长赖志强等艺术家,围绕张松鹤的艺术成就与新中国美术发展历程、清溪镇打造“雕塑之乡”和筹建“张松鹤美术馆”的探讨和建议等议题,进行学术交流,为东莞文化强市和清溪“雕塑之乡”建设建言献策。

  张松鹤一生与时代同频共振

  本次学术交流会的第一议题就是深入解读张松鹤艺术人生和影响力。与会专家大多与张松鹤相识,因此基本从与张松鹤的交往和张松鹤的为人说起。其中金连经与张松鹤相识40余载,对张松鹤为人为艺的特点印象深。在他的回忆和具体往事细节的描述中,张松鹤为人特别坦荡、对艺术非常执着。“我就想到为什么他的艺术造诣和水平这么高,就是因为这个人太直率,太坦荡、太执着了。”张方对此很认同:父亲张松鹤是一个非常忘我、非常专注的人,他的成就来自其执着性格,草根品质,工匠精神以及在革命战争中经过战火的锤炼所形成的坚毅品格。

  霍季民对张松鹤十分敬仰,他坦言自己艺术之路同样深受张松鹤影响,他走上青铜雕塑之路,更是与张松鹤的鼓励和支持分不开。当年青铜雕塑在国内是一片空白,被普遍不看好,但张松鹤却认为其前景远大,将对中国雕塑事业发展有重要影响,便一再鼓励他去蹚出一条新的路子来。后来他开办青铜工艺研究所,并在之后筹办了全国首届青铜雕塑艺术展。“展览开幕以后,张松鹤老师握着我的手一直不松开,说我功德无量,为雕塑界办了一件真正的好事。然后就给我写了一首诗:古有青铜史,中华艺特高,发扬与光大,重任在我朝。我们进行了推心置腹的谈话,他鼓舞我,这件事开了头,还要往下走,要弘扬光大。”霍季民说,“在张松鹤老师的家乡,在他的研讨会上,我可以告诉张老师,他的诗我真正的读懂了我一定要把它继续弘扬下去。”

  黄乔生则对张松鹤的爱国爱乡情怀印象深刻,认为张松鹤与我们的历史同频共振皆源于此。“这种爱是对于我们国家的希望,对于下一代人的培养,对于家乡生活的描述,继续为家乡作贡献,我们看出了他真正的品格。”

  “这次展览中的好多东西是我们没见过的第一手材料,补充了我们在研究鲁迅版画思想、美术思想过程中的缺失。”黄乔生认为,鲁迅美术思想是张松鹤重要的美术趋线,从他的艺术成长到作品风格都与鲁迅息息相关,正好接续了鲁迅的精神。赖志强对此表示认可,他在为展览挖掘文献史料过程中发现不少史料,并从中发现鲁迅和广东地区美术界的紧密联系,也对张松鹤的成长和艺术走向有深远影响。

  此外,王光胜结合自己的收藏人生和与张松鹤的故事解读了张松鹤对收藏界的影响。他表示,近年来全国兴起了“红色收藏”热朝,促进了中国的红色收藏迈进了新的时代。张松鹤的雕塑艺术具有革命性和红色性双重性,对中国红色收藏事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他从事红色文化收藏和研究有着巨大的影响。

  清溪打造“雕塑之乡”富有前瞻性

  学术交流会上,与会专家对清溪镇筹建“张松鹤美术馆”,打造“雕塑之乡”的规划表示期待,并提出了各自的建议。赖志强表示,早在20年前,中国就已经进入了美术馆时代,东莞也有多家美术馆在运营当中。张松鹤影响力巨大,成立张松鹤美术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其家乡清溪率先筹建张松鹤美术馆是一件非常迫切的事情。黄乔生对赖志强的观点表示赞同,认为在目前全国各地大体量的美术馆不少,而县一级以下的大体量美术馆很少,清溪镇产生张松鹤这样一位国家级、影响整个时代的艺术大师,是清溪的幸运,建立美术馆非常必要。金连经则认为清溪镇筹建张松鹤美术馆的做法是一个创举,目光长远,富有前瞻性,并建议强化对张松鹤的宣传。

  张松鹤是一位全面的艺术家,与20世纪整个中国艺术同频共振。对于“张松鹤美术馆”的筹建和“雕塑之乡”的打造上,黄乔生建议美术馆在筹办方向上以雕塑为主,兼及书、画、诗等其他方面。同时因为张松鹤的雕塑体量大、数量多,美术馆空间不一定容纳得下,因此要把张松鹤一生的美术业绩讲清楚的前提下,注重精品展示,并规划好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空间。此外,建议以张松鹤美术馆为中心,通过系列举措向外辐射,为打造“雕塑之乡”做好引领。

  张方则希望张松鹤美术馆能够海纳百川、兼具包容,并以足够的学术高度,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高水平、高规格的研究和交流的平台。

  王光胜建议清溪镇与中国收藏家协会联合策划一个全国性的张松鹤雕塑艺术精品展,通过展览进一步筛选作品纳入到“雕塑之乡”建设中来,丰富“雕塑之乡”内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