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街镇 > 中国东莞清溪镇栏目 > 文旅清溪 > 文化惠民 > 文艺副刊《鹿鸣岗》

李定峰《和霏集》简介

来源: 本网 发布时间: 2022-09-19

  传递快乐的使者

  ——李定峰先生著作《和霏集》序

  文/范诗银

  中华诗词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文艺路线指引下正在走向新的繁荣,全国乃至世界不少地方,只要有华人就有中华诗词,背诵和学写诗词的年轻人一代接着一代,优秀传统诗词文化正滋养着中华儿女茁壮成长。

  李定峰这个名字我是在今年新入会的名单中得知的,前不久他寄来即将出版的《和霏集》书稿,并要我为之作序。老实说,写序的任务太重不可轻允,可仔细翻阅书稿,读其前言,觉得还是有必要为这位年轻人的学诗之路写点什么。

  中华素有“诗国”之美称。诗歌的传承已有数千年之久,尤其是传统诗词的特殊功能和地位,使之一直与时代紧紧相连,从先秦的采诗以观民风,到汉代《诗》的经学化,再到唐宋以诗赋取士,一直到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诗歌的地位才有所下滑。但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短短几十年时间,民族文化复兴又走上了正道,传统诗词艺术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影响了数以万计像李定峰这样有志有为的年轻诗人。

  李定峰1977年出生在广东东莞清溪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清溪地理位置偏僻,可在这贫瘠的土地上滋长着不一样的文化基因。他自幼勤劳,吃苦肯干,家境再苦,也不放弃读书学习,他懂得文化基础好就有上大学找工作的本钱。1996年,他考入广州读大学,1999年回清溪工作。天不负苦心人,工作十几年,他见证了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他把变化中的一点一滴感受用诗词的形式记录下来,他自嘲,自己过上了“炎天月夜,煮茗烹泉,与禅僧诗友,分席相对,谈禅说偈。满空孤月,露浥清辉;四野轻风,树分凉影”的生活,走上了学诗之路。

  他在书中写道:山禽关关弄舌,清韵闲雅。娱目悦心,静赏无厌。时抱品茗,抚一二雅调,萧然景会,幻身是即画中人物。远听山村茅屋,傍午鸣鸡,山岚飞逸。知己清欢,持觞觅句,逢桥席赏,移时而前,如诗不成,罚以金谷酒数……

  又说:山楼一枕晩凉,卧醉初足,倚栏长啸。爽豁吟眸。时听南山之阳,殷雷隐隐,树头屋角,鸠快新晴。云含剩雨,犹着数点,飘摇西壁。

  秋冬天,月香度酒,露影湿衣,欢对忘言,几友抵足,中宵清梦。衾枕相狎,围炉夜话,直至月升中天。观阁顶,爆石山中,月影落湖波,大坑湖水,光彩浮濯。月痕影落,湖波溶漾,四山寂静……

  看得出,李定峰写诗是件快乐的事情,由此读他的诗也就快乐,这正是文艺的终期目的,劝人为善,予人快乐。诗言性也,凡表达内心性情的作品,我以为都是好作品,李定峰的诗作就是这样,尽管就艺术的标准,在表达方式,捻词的轻重,着色的浓淡等方面有需商榷的地方,但我仍然认为这些作品都不失为好的诗词。我以为写诗的格律音韵应服务于作者情绪的表达,不因格律而囿于心境,如拘于格律,似是而非,词不达意,就有绊于创作的初衷,写出来的诗词也就不能给人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

  李定峰先生在书的前言中说:“诗词无涯,学习也无涯。”我衷心希望他不断进步,借《和霏集》出版的契机,把快乐传给每一位读者,为中华诗词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是为序。

  (范诗银,系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社社长,著名诗人,词作家。)



  用诗词记录光影的使者

  ——《和霏集》后序

  文/冷律明

  余与李定峰相识,乃世纪初壬午之岁,清溪报社之时也,迄今廿有年矣,其时定峰,正青春矣。此后,各就他途,相交似水。

  科技勃然,始有微信,朋友圈常见定峰填词或赋诗,佳句迭出,所谓“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点赞或应和,荧屏交流,“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遂成默契焉。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定峰立志作词,始而立年后,根于所好,路虽修远,上下求索,正合“‘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

  春华秋实,周而复始。定峰作词,凡数千日,未尝懈怠,渐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境地,为学有恒,“憔悴”又如何?

  晏殊、柳永的《蝶恋花》,词美意艰。定峰填词如蝶之恋花,个中之味,自知矣。

  去岁冬日,丽日行天,与定峰友等,欢聚食肆,意飞神驰,感其十载一瞬,初心续存,诗词日进,既无逐利,良非为名也,遂望其成册。

  时节如流,桃开李谢,月前,定峰授《和霏集》诗稿见示,其厚若砖,油墨飘香,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辛弃疾《青玉案》的苦苦寻觅,若定峰伏案十载,千淘万漉。今诗绽芬芳,词结硕果,得见其成,可敬可贺也!

  定峰请余作代序,余虽年岁痴长,然绠短汲深,安敢为序?推辞无果,只好诚惶诚恐执《和霏集》,良多吟味,反复揣摩。

  定峰词里的春:是“无端风雨寒余散,暖到人间花气生”《戊戌·立春》的无我,是“偷得浮光希幸事,沐风临涧品茶人”《辛丑·立春日品茶》的有我。《与女儿赏春》“清湖波滟潋,水榭紫烟稀。”尽洗靡音,与宋代词人周密《风入松·为谢省齐赋林壑清趣》“闲听天籁静看云。心境俱清。”异曲同工。

  且看他写夏天:“仪花续艳露华浓”《乙未·初夏仪花》故乡花事,夏树繁华,“天涯诗剑瘦,无喜亦无忧”《乙亥·应节 》本真豁达,实为难得。《盛夏 》中一句“浮名浓云月,功业淡尘烟。”,余倒想起李白之“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浮名功业,过眼云烟。

  且看他写秋天:“秋清天瑟瑟,寻觅佛真声”《戊戌·立秋》,找寻内心,见情见性;“世事如棋玄一道。局局妙。霜稠俺再添衣帽。”《庚子·立秋》日常真实,扑面而来;“寂寞黄花篱落乱,何时浊酒敬秋霜?”《盼秋》霜未至,空期盼,是问。易安居士“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秋已尽,不辜负,可答矣。

  且看他写冬天“望东边,看西边,瑟瑟秋风安在焉?为何还夏天?”《戊戌·不冬》,莫道岭南冬更暖,君看“炎尾仍痴念,悲秋不敢深”《庚子·岭南立冬》岭南之冬,甚或流金铄石。“感时光似水,鸿雁已过空?”《入冬》造物无言,此问年年,东坡有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雁过长空,影沉寒水,时光之题,不解也罢。

  而定峰忆母亲“健在有来处,堂空寄泪零。”《无常》;描父亲“少年望你你成山,中年望你背已弯。”《父亲》;育女儿“人生路漫长,岁月无静好。做人先品德,孝忠为上道。”《赠霏儿》;颂国家“四海一家同脉,千载万年共域,国泰族盛昌。把酒邀蟾兔,不负好时光。”《不负好时光》。家国情怀,或戛然而止,或余韵悠长,情感深沉,跃然纸上。

  执卷在手,品其词,既可温故,又可知新。余性喜诗词,犹爱唐宋,数十有载,愧不解韵律,岂能评头论足?明张娫《诗余图谱》说,词体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其词深蕴,豪放者气势飞虹。当代胡适将词学历史分为“歌者的词”“诗人的词”“词匠的词”三个阶段。学贯东西的叶嘉莹先生更将词体以“歌、诗、赋、哲”辩证四分。王国维说“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所谓芥子纳须弥,见微而知著。余依叶嘉莹先生“兴发感动”理论去品赏定峰之词,如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终得见深婉曲折之妙。《和霏集》诗词多风格娴雅,韵高气清,秀艳圆融,当属南派婉约之作也,冒昧鉴之。

  《和霏集》共五辑凡五百余首,即将行印问世。余所爱者,更有《乙未·梦冬》中的二语,曰:“十年灯火流光迅,百锦浮沉尺素沧”。当是定峰习词十年写照。感其中岁破格入中华诗词学会,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愿其日后更多为清溪词苑注沉雄之魄,清劲之气。

  恭为后序。



  李定峰《和霏集》诗词选刊

  和霏苑[五绝]

  时雨断琴鸣,筠溪也覆倾。

  和霏云水地,淅沥不承情。

  寒露遇秋雨[五律]

  桂雨洒金流,寒枝滴冷秋。

  悲吟千古意,喜绪百觞头。

  今日途多舛,明朝运少忧。

  红红霞浦处,寂寂入山眸。

  小雪忆母亲[沁园春]

  冷侵空阶,冬意盎然,掀起悲凉。记孩时盛夏,呢喃细语,慈容教诲,句句衷肠。世事蹁跹,时光难驻,只剩间凄清老房。黄泉路,孟婆庄凝望,应少心伤。

  尘嚣浮沫多殇,经岁月,乐忧苦事长。记今冬天气,风云雨雪,樽前丝鬓,犹似侵霜。欲补恩光,叮咛双伴,怎奈时逃漏箭慌。泪已尽,愿来生缘续,报答恩场。

  冬至日感怀[七律]

  旧寒刚远新添冻,疠疫蠲增乱客心。

  聚散浮生皆梦事,合离天道似星沈。

  冬风笔力诗工草,夜雨灯幽巷陌深。

  倚席不闻呼饭句,樽前霜下拥炉吟。

  鹿湖旧忆[减字木兰花]

  鹿游湖坝,碧水曾流清圩厦。经岁迁延,客韵茅庵常忆先。

  刀耕疏火,霜柳亸丝帘倦卧。海角微茫,天半烟寒常梦乡。

  小寒时光[七绝]

  冽冽寒波吹岭岗,黄昏盼看月升窗。

  南国无处作冰戏,幸有梅花动暗香。

  忆归程[七绝]

  那年乡雪峰成髻,夜列厢车透轨声。

  未静尘心飘故里,冷风蔌蔌至襄城。

  岭南端午[五绝]

  艾气逸村岗,红衣是荔妆。

  粽香沉汨水,端午思安康。

  中元节有感[七律]

  健时欢意病时床,百岁归期住小房。

  又见中元多币焰,不知下界少娱场。

  中年丝竹偏随雨,秋月流萤渐满霜。

  浮世重来聊可悔?江湖悲喜两相忘。致为师者[七绝]

  讲坛三尺半生家,破晓吟鞭日已斜。

  幸有门庭立雪缘,两楹奠外凤池夸。

  重阳夜登紫烟阁[忆少年]

  童年棍棒,青年仗剑,中年尘迹。途多舛冷梦,醉今川姿色。

  念过往,光阴成隐匿。旧欢场、爱随情息。登高望残月,牖窗悬露浥。

  2017春运护航[七律]

  甸甸行囊忙碌客,拳拳护险阻危忙。

  路途驻驿披星月,阡陌巡查沐露阳。

  大圣腾云乘誉去,金鸡报晓接春光。

  绿清溪水迎春到,呦鹿成群迈小康。

  仲秋[明月逐人来]

  秋云萧散。星霜随返。边篱落、应黄花满。暮山霞洒,华灯初暗浅。素玉光流溃窜。

  宵半光摇,吴斧夜休暂烂?千樽梦、灵槎一段。问玉兔车,娥姐应离殿。此月婵娟共愿。

  大雪时节二首[五绝]

  (一)雁沙

  寒烟霜月下,北雪漫千家。

  不见归园路,残生似雁沙。

  (二)花落

  花落多风雨,人生痛别离。

  此时心远泊,何日是归期?

  疏影[疏影]

  笙音瑟露,韵起飘忆逸,烟淡草绿。阁藏香肌,羞笑盈盈,凌波久转难抚。瓶山抹色夏初碧,堑远险、天虹娇束。问姮娥、岁岁夕夕,浊泪咽滴几度。

  孤鹭迎飞色暮,冷霜遍故地,思绪无数。瘦燕春归,雨细霏回,柳乱风飞难舞。画楼魅影相知事,只怨道、前生分付。锦瑟哀、雨曲回响,邂逅难如初幕。

  秋雨后景[天净沙]

  江南冷雨凄霜,雾迷梧韵斜阳,落影篱光缓淌。

  孤村烟岗,断鸿捎泪几行。

  南乡子[南乡子]

  夏影剪流年,额壑深幽岁等闲。残梦一殇杨絮尽,从前,来世今生枉此虔。

  星月落篱渊,洗尽霜华夜冗绵。又道断肠鸾镜破,初见,莫负深深一片缘。

  值班[律诗]

  百年莞雪入交通,国旦七十司法从。

  而立之时铁拳勇,四十刚过鬓中空。

  愚公智少唯勤补,外汉心多亦自荣。

  红韵灿灿迎大庆,霜叶斑斑忆英雄。

  前扑勇士赴汤火,换取幸福兼兴隆。

  漫道雄关真似铁,复兴国梦重头冲。

  平凡一吏平凡事,坚守初心备发功。

  欢庆神州晴万里,爱国如我夜班中。

  应号召抗疫情[行香子]

  中有炎情,北更寒冰。为团圆、日夜兼程。难求一票,路远霜星。问:怎么办,怎么过,怎么成?

  钟声敲响,年光驶近。这岁头、处处家城。听从号召,勇者皆兵。要:值勤好,家守好,保安宁!

  追思[清平乐]

  愁如春暮。思远流年渡。梨雪泪妆频相顾,分隔不能亲诉。

  天国应少危难。萦怀童稚寒暄。疠疫游嬉尘世,苦味涤荡人间。胜利归来争朝夕,韶华不负此余生。



  李定峰诗集《和霏集》出版

和霏集1.jpg

  近日,李定峰诗词集《和霏集》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廿四节气”“节日随想”“四季漫笔”“人生杂咏”“闲情偶寄”等5辑,收录了作者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的诗词500余首。

  作为清溪诗词界的一颗“新星”,李定峰于今年破格加入中华诗词学会,并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赢得各界的广泛关注——清溪镇委书记叶锦锐欣然提笔为《和霏集》题写书名,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社社长、著名诗人、词作家范诗银为《和霏集》作序。

  “李定峰写诗是件快乐的事情,由此读他的诗也就快乐,这正是文艺的终期目的,劝人为善,予人快乐。诗言性也,凡表达内心性情的作品,我以为都是好作品,李定峰的诗作就是这样。” (范诗银:《传递快乐的使者——李定峰先生著作〈和霏集〉序》)

  作为一个基层干部,李定峰的作品注目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他把这些变化用诗词的形式记录下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书写下来,见微知著。时令年节、人生四季、闲情杂咏……这些都成为他诗词创作中的元素和灵感,而他正是通过这一点一滴感受,呈现出世界与人生的宏大广阔,并以其亲身感受的力量,使之迸发出灿烂的光亮而彰显出生命意义。作品不仅包含了作者对诗词所赋予的文化素养、格调和精神信仰,也包含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认识和诠释。

  “自学诗词十年,此汇成小册。路途多舛,坚守以恒,得之。” (李定峰:《和霏集》后记) 其实,作者从事诗词创作已有十年。李定峰作品的个性生成,是在大自然的丰厚馈赠和对诗词写作的不懈追索中完成的。一直以来,李定峰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时代背景中,来审视自己所怀有的情感,置身于“山僻景幽,云深境寂,松阴树色,蔽日张空,远眺梯田数亩。” (李定峰:《和霏集》后记)的家乡最美的山水间,他内心的诗与远方,与日俱增。

  作者把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当作偶像,推崇她提出的“弱德之美”。所以李定峰的作品具含了一种纤柔善感的特质,其独到的眼界和视角,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执卷在手,品其词,即可温故,又可知新。《和霏集》诗词多风格娴雅,韵高气清,秀艳圆融,当属南派婉约之作也。”(冷律明:《和霏集》后序)

  李定峰用哲理般的诗词叙事诠释了“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的意义,特别是在清溪致力打造“文化大镇”和创建“广东诗词之乡”的大背景下,他正在中华诗词这个舞台上施展着自己的抱负,以自己的方式将中华优秀文化和人文情怀发扬和光大。“愿其日后更多为清溪词苑注沉雄之魄,清劲之气。”“把快乐传给每一位读者,为中华诗词繁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20915113424.jpg

  李定峰:笔名风言霏语、听雨的风,1977年生,广东东莞市清溪镇人,硕士学位。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吾爱诗词网注册会员、中国诗歌网注册会员。2012年始自学诗词,在《吾爱诗词网》《中国诗歌网》等网络平台发表诗词作品近600首。喜欢的诗词人有杜甫、李商隐、韦应物、苏轼、辛弃疾、晏几道、柳永、李清照、周邦彦、吴文英、姜夔、纳兰性德、王国维、叶嘉莹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