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提示:您已进入导航区1,本区域含有7个链接,按下Tab键浏览信息
-
2017-10-11 06:42 -
来源: 本站 -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
分享到:
提示:您已离开导航区1
一、符合什么条件可以申请临时救助?
答:家庭有成员遭遇意外事件、突发重大疾病、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或其他特殊困难,导致基本生活出现暂时严重困难的,可以家庭为单位申请临时救助。
个人遭遇意外、突发疾病或其他特殊困难,又暂时无法得到家庭支持,导致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可以单独提出临时救助申请。
二、去哪里申请临时救助?需要什么材料?
答:持有本地户口或居住证的申请人,可以到所在乡镇(街道)的政务服务中心或民政办提出申请,也可以委托所在村委(居委)代为申请。
申请人领取临时救助申请表,如实填写并签字,然后查验身份证、户口本(或居住证)原件并复印。对因看病造成生活困难的申请人,还要提交疾病诊断书、收费票据等。其他困难类型申请人视情提供佐证材料。
非本地户籍、且无法提供居住证的,请向当地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提出申请,按照生活无着人员的规定实施救助。
三、临时救助的金额是多少?
答:发放的金额与申请人遭遇困难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挂钩,可前往当地政务服务中心的社会救助窗口或民政办咨询。如果金额低于当地2个月城镇低保标准,此类小额救助的审批发放速度会比较快。
四、救助金怎么发放?
答:临时救助一般通过社会化发放,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拨付到救助对象账户中。如果确有必要,也可以通过发放现金或实物的方式提供救助。
五、提出申请以后,还需要做什么?多久能审批下来?
答:受理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会有工作人员与您联系,约定时间入户调查,了解情况。请保持电话畅通,到访时家中有人。
如果调查后初步认为符合条件,会在当地村(居)务公开栏、村民小组(社区)等地进行3天公示。公示完毕后3个工作日内就会有审批决定。符合条件的,救助金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发放,请关注账户动态。
如果申请人基本生活遭遇突发重大困难,需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启动紧急程序,先实施救助,再于10个工作日内补齐材料。
获得临时救助后,申请人姓名、受助人数、金额等会在当地政务公开栏或网上平台公示不少于半年。与受助情况无关的个人隐私信息不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