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档案方志馆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街镇 > 中国东莞南城街道栏目 > 南城档案方志馆网站 > 南城历史文化陈列厅 > 历史文化陈列厅简介

历史文化陈列厅简介

  南城历史文化陈列厅,一座古典与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展馆,是南城档案馆、南城方志馆为完善馆内功能用房建设,传承和展现南城历史文化脉络而打造的南城历史文化精品场馆。

  陈列厅总面积1540平方米,设有南城印象区、名胜微景区、名人档案区、方志藏书区、视听档案区五大版块,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南城的历史文化发展以及方志情况,展示部分馆藏古籍文献、志书年鉴、家谱族谱、名人档案、荣誉奖牌等资料。

  陈列厅于2020年11月正式揭牌并免费向公众开放,为市民在南城再增一处文化学习、交流和创新的平台。除日常开放外,为进一步发挥陈列厅宣传、教育的功能,我们陆续开展了 “唐诗里的中国”“宋词里的中国”“红楼梦里的茶文化 ”“听党话 感党恩 跟党走 东莞好人宣讲会”“南城街道家庭档案实操技能培训”等20多场次文化讲座活动。目前,陈列厅是南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南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道德讲堂、南城街道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

  第一部分南城印象区

  南城印象区为大家展示了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有古人类在南城蚝岗定居生活。现场通过背投投影技术,向大家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更替,呈现出一个岭南文化榕树头下时光流逝变迁的场景。

  这里,还展示了南城获得的国家、省、市以上的部分奖牌、奖杯,小小一方,凝聚了南城人对家乡建设的热情与汗水。

  第二部分名胜微景区

  名胜微景区通过激光工程投影技术与实物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向公众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美丽南城数字风景画卷。画卷以手工绘制底稿,用真实的笔触描绘出古代南城的生活景象,在20米的长卷里,绘制了多种形态的人物、房屋建筑、桥梁、山体山脉、植物、牲畜等。在画卷底图与多媒体数字技术的相结合下,长卷里的人物、动物等元素活灵活现,跃于画中,使古画与现实遥相呼应,颇具视觉冲击力,增加了传统艺术画卷的观赏性。

  第三部分名人档案区

  南城地域的人文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一带就有古人类定居。东莞历史文献有记载的第一位人物、五代南汉国名臣邵延琄是篁村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出诸多古村、大村和历史文化名人。

  这一部分展示了五代南汉至近现代百余名南城历史名人的光辉事迹,从名人著作、书信、契约、到名人字画、唱片、生活用品,将一个个鲜活奋斗者的身影展现在大家面前。

  现场,我们精选了五位南城近现代名人的生平介绍。他们分别是清末进士张其淦、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张伯桢、著名史志学家张涵锐、中国现代养猪学奠基人之一张仲葛、粤剧名伶靓荣。

  第四部分方志藏书区

  方志藏书区利用活动家具的布置,实现了展藏模式与论坛模式的自由切换。作为展藏模式时,以南城丰富的档案、史志资源为基础,展示南城、东莞以及广东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和人文渊源,为档案、地方志爱好者提供一个文化交流和创新的平台;作为论坛模式时,可把上方大屏幕切换为投影,邀请历史文化专家、修志专家、文博专家来进行专题讲座。

  目前,我们共收藏了各地省市志鉴127种、志书567册。另外,我们通过不同渠道,收录家谱族谱约1500种、共计12000多册,涉及136个姓氏,着力打造南城乃至东莞最具规模的姓氏文化交流中心。

  第五部分视听档案区

  视听档案区以多媒体播放的形式展现了包括南城新闻、南城方言、非遗视频等视听资料。在南城方言触控查询系统里,收录了街道14个传统社区的实地方言调查音频,我们还可以进行方言鉴赏、方言录制及方言跟读评分,以此记录和传承南城的方言文化。


南城档案方志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