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档案方志馆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街镇 > 中国东莞南城街道栏目 > 南城档案方志馆网站 > 图片新闻
“唐诗里的中国”第二场圆满结束,中山大学教授带你领略杜甫的卑微与伟大
2021-11-16 10:50           来源: 南城档案方志馆网站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11月13日下午,由中国共产党东莞市南城街道工作委员会、南城街道办事处主办,南城档案馆、南城方志馆承办,南城文化服务中心协办的“唐诗里的中国”系列专题讲座第二场《杜甫的卑微与伟大》如约而至,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谢有顺亲自带领现场观众感悟杜甫卑微命运下的宏伟。南城街道领导郭玮珉、赖宇诗等参加活动。


       讲座内容回顾

       “关于李白和杜甫谁更伟大,在中国历史上当然有很多争论,其实也分不出个伯仲。”开篇,谢有顺就以第一场讲座谈及的李白与杜甫相比较,用二者之间的不同点和相似之处塑造出杜甫形象的轮廓,为现场观众缓缓拨开历史的迷雾。步入杜甫的时代,谢有顺为听众道出杜甫在当时被误传与诽谤的辛酸和找不到平台施展满腔抱负的苦闷,让现场观众如同置身于历史洪流共杜甫之情。


1.png


       杜甫身上缭绕着沉重、苦难又悲剧的色彩,世人总称他为“老杜”,他的沧桑、沉郁与悲苦,让人总觉得他很少有快乐的时候。谢有顺认为,这种色彩是杜甫身上的底色,也是一个理解其诗歌精神的入口。杜甫悲剧底色的形成,或许就是他的卑微所在:自幼丧母,少小多病;官场的事事不如意;常年颠沛流离,终生贫苦;最后还惨死于贫穷与饥饿中。在经历充斥着苦难的生活时,他不由发出“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悲叹,这首诗字里行间都是杜甫在长安十年间的真实写照。

       官场的失意反倒造就了杜甫写诗的得意。谢有顺说道:“杜甫在做小官时的格局太小,能看见的天地和世界太狭窄。”当杜甫挣脱了官场的约束,才真正全身心投入到诗歌创作当中。杜甫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从个人的小世界跳脱出来,把目光投到广阔处,丰富了杜甫诗歌创作题材,他的诗歌中有描写普通百姓,底层受苦的群体,也有描写战死疆场的士兵。

       “那段由盛转衰的历史基本与杜甫的一生重叠”,杜甫真正经历了家破人亡和血流成河的时代。大部分人对苦难的感知是不一的,但杜甫是能真切体会到百姓的苦难和战争的残酷的诗人,他曾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千古名句。大概只有这样悲天悯人的杜甫,才能吟哦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胸怀天下的诗句。

       谢有顺认为杜甫的诗就像是摄像机真实记录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如果没有杜甫,现如今的我们可能根本无从想象盛唐何以破败至此,何以满目疮痍至此;如果没有杜甫,我们可能不会对这些卑微无名的人生报以如此深切的同情。千千万万的渺小与卑微,正因有了杜甫的书写而变得异常重要,变成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杜甫常怀着一种情怀,让他总能看到那些往往被别人忽略的痛苦又悲怆的细节,著名的“三别三吏”就是重要的代表作,他总能忘记个人而怀着悲悯之心去书写世间苦难,也难怪有人言杜甫是中国古今诗人的“大家长”。

       现场提问

       讲座结束后,现场观众纷纷向谢有顺提问。现场一位读了谢有顺十一本著作的忠实粉丝率先发言,他热情地与谢有顺探讨新诗与古体诗的关系与发展。谢有顺认为,现在是新诗的时代,跟着大趋势走总归是一条正途大道。


2.png


       尔后,一个小女孩则提出了关于“是否伟大就必须抛弃个人而书写他人去反映时代”的疑惑?谢有顺为她解惑道:“并非是不能写个人,而是要看你去写怎样的自我。一个个体叠加了国民性,这个人身上就有千万个个人。”

       最后一位观众想探求谢有顺心中第一的诗人。谢有顺笑称,无论他怎么排都会有争议,他认为每一阶段的人生都会有所偏好,他只希望大家珍惜每一段能够触动自己的作品和领域,在此时段能够与灵魂有触动,有共鸣,有交流,已然让人满足。

       下期精彩

       如果你也想跟着谢有顺一起领略“唐诗里的中国”,那就千万不要错过接下来的讲座了。

       11月27日,“唐诗里的中国”系列专题讲座第三场,谢有顺将以“白居易的人间情”为主题在南城历史文化陈列厅开讲。届时,他将从白居易的角度为市民解读唐朝的密码。

       感兴趣的市民请留意“东莞南城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及“艺之南”微信公众号,届时将发布相关讲座信息,详情请咨询南城档案馆,联系电话0769-2299015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南城档案方志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