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档案方志馆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街镇 > 中国东莞南城街道栏目 > 南城档案方志馆网站 > 方志工作 > 历史文化 > 名人事迹
穿透时空的霸腔——记一代粤剧传奇“武生王”靓荣
2017-12-26 06:21           来源: 南城档案方志馆网站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看过电影《霸王别姬》的朋友,应该会记住这么一个场景:饰演霸王的段小楼在后台随意吼了一嗓子,原本人山人海、等得不耐烦的观众里立刻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的喝彩声!人们对于戏剧的痴迷程度,一度让我以为,那只能是电影里才会出现桥段。

后来,我接触到了粤剧。渐渐地,我明白了原来那电影里发生的情景竟是一段真实的存在。改变我看法的,正是民国粤剧界以演绎霸腔而著名的武生天王——靓荣。

说起粤剧,大家都不会陌生,这块广东的瑰宝薪火相传四百载,如今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总理说过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从此南国红豆成为粤剧的美称。粤剧是粤族同人乡音互通、情性互达的一条纽带,寄寓人们对本土文化的依恋。随着广东华侨的增多,粤剧文化已广传海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不少著名的剧团演员远赴海外演出,深得民心。东莞,素有粤剧曲艺之乡的称号,说得上寨寨人人迷粤曲。而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民国武生王靓荣,便是东莞南城人。

靓荣对于粤剧艺术的追求是孜孜不倦的,也许大家不知道,最早的粤剧是用官话来唱的,后来经过靓荣及几位同行的努力改良,才把地道的粤语融入到粤剧表演里去,可以说靓荣在发扬粤剧方面做出极大的贡献。幼年的靓荣便深受粤剧艺术的熏陶。少小便在采南歌舞班学艺,成名后先后在当时的粤剧钜型班人寿年大罗天觉先声国丰年等剧团担任台柱。靓荣之所以被称为武生王,主要是他将霸腔这一种雄奇独特的唱腔发扬光大,所演的角色皆如项羽、关羽、岳飞、包拯等等,他工架老到,中气充沛,嗓音宏亮,唱功精细,运腔自然,咬线露字,法口严谨,做功娴熟,手脚功架、关目身型都扎实有劲,出场时台风飒爽动人。汪容之先生在《我记忆中的人寿年及其他》一文中说:几十年过去了,而包拯(靓荣饰)向宋仁宗面陈那支慢中板,在我脑际里犹如昨日一样新鲜。在广州演出《醋淹蓝桥》一剧时,曾别开生面贴出海报称:靓荣不挂须,引起了一时轰动,吸引戏迷争相购票。《醋淹蓝桥》本是一出无稽闹剧,但是由于靓荣在剧中扮演忠仆彭玉福一角时,却穿时装短衫裤,梳花旗装出场,令观众们为之绝倒。一向挂上长须,扮演英姿勃勃、威武绝伦的关羽、岳飞等形象的靓荣,竟然现出庐山真面目,扮演一个为观众在现实生活中所熟悉的、听人差遣的下人,出人意料之余,也可见靓荣受欢迎程度之高,实在不亚于电影《霸王别姬》里的段小楼。

靓荣对粤剧艺术的追求数十年如一日,他的唱腔虽被一些行家评论为正宗的武生喉,但他并无故步自封,而是不断吸纳其他名家唱腔的长处,不管男女名伶都十分留意。如女名伶月儿、苏州妹等,他都有买她们的唱片回家赏听。他曾远赴北京向京剧大师梅兰芳及著名武生金少山学艺,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出水平。他成名之后,也心系家乡,民国十三年,靓荣曾随人寿年班在家乡东莞南城演出,盛况空前,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县城一带及四乡的戏迷,莫不欢欣踊跃争先购票,以一睹风采为快。抗战爆发,靓荣也不肯中断艺术的追求,宁愿远赴重洋到美国演出谋生。抗战胜利后,靓荣回到广州,可惜在演出《霸王别姬》中身体不支而晕倒,不久病逝,终年六十一岁。春蚕到死丝方尽,粤剧艺坛从此痛失一代名伶。

在阅读靓荣有关资料的时候,我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不自觉就代入了那种万人空巷的盛况之中;又有一种难过的唏嘘,年代久远,最高超的艺术成果只怕也抵挡不了漫天战火的摧毁,对于靓荣那种独特无比的霸腔总有一种百闻不如一听的遗憾。

直到有一天,我在南城档案馆,发现这里保存和展出了靓荣当年录制的唱片和唱谱。霎时间,一个尘封多年的雄亮之音,如滚滚风雷,顷刻穿透了时空,震动着我的耳膜。我依稀看见了那个在舞台上矫若游龙、鲜衣怒马的峻拔身影,禁不住热泪盈眶!

艺术的追求不是一朝一夕,是需要无数像靓荣那样技艺高超的艺术家一代又一代、一点又一点地打磨、积累,才会发光发热。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看到在东莞这片热土上,还有无数像靓荣那样的艺术追求者,他们的坚持,他们的奉献,继续诠释着靓荣般的传奇人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南城档案方志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