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档案方志馆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街镇 > 中国东莞南城街道栏目 > 南城档案方志馆网站 > 档案服务 > 名人档案库
京津民俗 方志名家 张次溪
2017-12-25 09:47           来源: 南城档案方志馆网站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张次溪(1908~1968),张伯桢长子,名涵锐、仲锐,字次溪,号江裁,别署肇演、燕归来主人、张大都、张四都,东莞篁村水围坊人。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方志学家,一生有240种著述。已印行的有《李大钊传》、《白石老人的自述》、《人民首都的天桥》、《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中国史迹风土丛书》等。其著述涉及到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在他已发表之著作和遗稿中,有记社会名流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詹天佑、李大钊、林白水、沈南野、齐白石的,有写京剧表演艺术家、戏园、戏校、班社等戏曲方面的,又及石玉昆、云里飞及曲艺史等曲艺方面的,有写商贩、庙会等商业方面的,有记街市名物方面的,有写方言、俗语、谚语、联语等语言方面的,有记饮食方面的,有写传说故事、童话、信仰、禁忌、岁时节令、技艺、工艺的,有以他主编的《辛亥革命历史资料》等等,为我们研究北京民俗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1957年,他将其父在京所建私宅“张园”十三间半房屋(今北京龙潭植物园内)全部捐献给国家。卧病时,他还先后为广东省博物馆、北京文物管理局撰写地方文史著作多种,撰写了《齐白石自述》和《莞乡烟水录》。1968年9月9日,病逝于北京东莞会馆。

他一生勤奋,是一位研究北京史和民俗史成绩卓著的专家。许多明清史料赖他之手得以流传于世。

其主要著作有:

《燕京访古录》(1934年)

《北京梨园掌故长编》(1934年)

《北京梨园金石文字录》(1934年)

《越缦堂菊话》(1934年)

《哭庵赏菊诗》(1934年)

《北京岁时志》(1936年)

《北平天桥志》(1936年)

《北平庙宇碑刻目录》(1936年)

《天桥一览》(与赵羡渔合编,1936年)

《九青图泳》(1936年)

《北平梨园竹枝词荟编》(1936年)

《燕都名伶传》(1937年)

《燕归来籍随笔》(1937年)

《东莞袁督师后裔考》(1938年)

《燕京负贩琐记》(1938年)

《东莞袁督师遗事》(1938年)

《北京崇效寺训鸡图志》(1939年)

《灵飞集》(1939年)

《北京庙宇征存录》(1943年)

《北京庚戌桥史考》(1943年)

《人民的首都天桥》(1951年)

《李大钊先生传》(1951年)

《陶然亭》(1958年)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1934年)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1937年)

《北平史迹丛书》(1937年)

《京津风土丛书》(1938年)

《燕都风土丛书》(1939年)

《中国史迹风土丛书》(1943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南城档案方志馆网站